珠宝知识|识破珠宝玉石消费的“忽悠术”(3)

2017-11-17 09:29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小贴士

        珠宝玉石消费维权成本高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珠宝玉石,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信息是不对称的,相同的珠宝玉石,其品质高低,价格相差悬殊。不良商家设计各种套路,让喜爱珠宝玉石的消费者屡屡上当。
 
        2016年5月《*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正式实施后,市场禁售千足金、千足银、千足铂等纯度名称的贵金属*饰。但该标准未禁止加工企业生产高含量的贵金属*饰,即未禁止企业在产品标识上明示含金量:999‰或999.9‰。企业或商家出于竞争的需要,原来的千足金几乎全部“升级”为999.9‰,也就是说,没了“千足金”,来了999.9‰。这是企业或商家自己的质量承诺。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商家的这种承诺,成本很低,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即检测成本却很高,高到几乎做不到。因为,每一件珠宝都是**的,如果要检测,多半要做破坏性测试,不管检测结果如何,这个珠宝就已失去观赏及收藏价值。
 
        为规范宝玉石行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如《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珍珠分级》及《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等等。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市场特点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标准等,如立项制定珠宝玉石品质分级地方标准,为商家珠宝玉石产品标价或定价提供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依据,推动明码实价,不给珠宝玉石留有大幅度的价格空间,为规范市场和参与国内外竞争奠定良好基础。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