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游谨慎购买珠宝
今年7月,福州林女士跟旅游团去泰国旅游,**,她们被安排到了一家珠宝店购物。进店不久,来了一位会说中文的经理,在一个会议室里,那位经理给她们介绍了宝石的知识。听完经理的一番“演讲”后,大家都不知不觉购买了宝石。林女士花了2.6万多元从泰国带回一颗蓝宝石,经福建省宝玉石协会专家鉴定,该宝石是合成的蓝宝石,市值大约50元。
![]() 旅游商场组织的珠宝玉石参观,实际上是商家设计好的“洗脑”课,在几十分钟内让你完全被“洗脑”。商家设计的“洗脑”课程,强调了珠宝玉石的天然性,隐瞒了天然珠宝玉石的品质差异与价格的关系。为了与“洗脑”课程内容相衔接,与旅行社关联的外国珠宝店柜台内的珠宝玉石货品都配有鉴定证书,证明全是“真货”。实际上,这些鉴定证书都没有法律效力。根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掌握的情况,与旅行社有关联的外国珠宝店,销售的珠宝玉石大部分是以假乱真,如蓝宝石、和田玉等;或以次充好,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碧玺等。
我省珠宝商品质量总体向好
我省是*珠宝业起步*早的省份,也是*珠宝业从业人员**的省份,光从事珠宝玉石*饰加工、经营活动的人员就有近5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分散在*各地,本省的珠宝加工业反倒显得薄弱。根据中国宝玉石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2016年*珠宝玉石*饰销售总额大约5000亿元,其中近半是分散在*各地的闽籍珠宝商完成的。留在福建本地的珠宝加工业主要以黄金和白银*饰加工为主,其中福州市以加工黄金*饰为主,产量占*的20%,莆田市以加工白银*饰为主,产量占*的50%。
据日前省消委会和省宝玉石协会联合开展的全省珠宝玉石*饰消费市场调查显示,我省珠宝行业商品质量总体向好,这与*珠宝商占据本省七成以上市场有很大关系。这些*店或专柜,其商品质量受到*商的约束,自觉实行行业自律,商品质量接受行业协会监管。从我省消费投诉情况看,珠宝玉石*饰容易产生纠纷的多集中在展销会、旅游商场(含酒店内工艺品售卖部)、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领域。
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我省新开60多家*珠宝商加盟店,这些加盟店的商品质量基本上没有问题,但一些加盟店却利用*商现行的管理漏洞以及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使用让人误解的价格手段,实施价格欺诈。例如,某加盟店一件普通的18k金*饰,行业零售价按克算才400元/克左右,实施价格欺瞒后,却可以卖出1000元/克的高价,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