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珠宝共舞:传统工艺开启时尚创新与全球传播新纪元” ——2025非遗创新发展大会在深举行,珠宝行业

2025-09-10 13:58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

2025年9月9日,恰逢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沈阳故宫四百年营建、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与萃华珠宝130周年,“非遗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圳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传承·创新·共生·致远”为主题,聚焦非遗技艺在当代尤其是珠宝领域中的创造性转化与产业融合,展现出中国非遗与珠宝行业共同进化的全新面貌。

 

权威共筑平台,珠宝行业引领非遗创新实践

 

大会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主办,萃华珠宝集团承办,并获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珠宝国检(NGTC)、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等机构的重点支持。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中国黄金协会等国际和行业组织也共同参与,凸显出珠宝行业在非遗传承与商业创新中的关键角色。
 
 
 
大会
 

政企学研齐聚,珠宝非遗融合成焦点

 

大会在资深媒体人杨澜女士的主持下拉开帷幕。萃华珠宝集团董事长郭英杰先生、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叶志斌先生、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岳阳先生、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周郑生先生、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朱钢先生、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孟繁涛先生、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主任吴迪先生等嘉宾为大会致辞,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非遗保护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对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国际传播提出了展望与路径。
 
 
大会
 
大会
 
 

传承创新对话,智汇非遗新未来

 

非遗的生命力源自人的传承与创造。大会集结了非遗传承人、文博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围绕“非遗的活化传播”“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产业生态构建”“时尚话语转换”以及“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沈阳故宫副院长苏阳表示,博物馆通过IP授权与非遗工艺结合,开发出多款热销珠宝文创产品,让收藏于宫苑里的技艺“戴在身上,走入生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郭颖指出,高校正在推进跨学科非遗教育,培养既懂传统工艺又具备现代设计能力的珠宝专业人才,为行业注入持续创新力。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戴智则认为,广东作为珠宝制造业重镇,应发力构建“非遗+珠宝”产业链,整合设计、制作、品牌与销售资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消费产品。
 
萃华非遗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夷锬结合创作实践表示,传承是根基,创新是方向。她以花丝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作品为例,阐释如何打造出既蕴含东方神韵与宫廷气度,又能让世界为之瞩目的珠宝作品。
 
 
非遗创新发展大会
 

非遗珠宝设计与国际出海的“萃华样本”

 

作为承辦方与百年珠宝品牌,萃华非遗花丝镶嵌传承人郭夷锬现场分享如何将宫廷花丝、錾刻技艺与现代珠宝设计相融合,打造兼具东方美学与国际审臻品,如曾亮相巴黎时装周、戛纳电影节等国际舞台的系列作品。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萃华于“巴黎中国之家”举办非遗珠宝展览;2025年更在联合国总部呈现故宫主题花丝珠宝,致敬紫禁城百年。大会现场,萃华正式启动“非遗文创海外行”,发布多项国际项目,包括香港、吉隆坡、日内瓦及阿布扎比的文化推广计划,率先探索中国非遗珠宝的全球化输出路径。
 
 
非遗创新发展大会
 

站在新起点,非遗珠宝或将重塑行业价值认知

 

本次大会不仅展现了中国非遗的生命力,更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珠宝行业正在成为非遗现代化传承与商业化运营的关键推动力。传统工艺借助珠宝的设计、品牌与渠道资源,正加速从文化遗产转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消费产品。
 
未来,诸如花丝、錾刻、点翠(仿制工艺)、玉雕等非遗技艺,将通过更多珠宝品牌与设计师的当代诠释,突破工艺收藏的小众圈层,走向更广阔的时尚与消费市场。
 
资料来源:企业供稿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