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珠宝网,今日黄金价格,珠宝加盟,行业资讯及珠宝招商交流的珠宝门户网站。 您好,欢迎登陆国际珠宝网!
服务热线:0755-25911511

专家解读日常珠宝买卖常识

2014-07-17 11:21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 今年上半年,共有近千名消费者前来检测金银珠宝*饰,送检的消费者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左右,送检的金银珠宝*饰中有近2成存在问题,而其中近八成的问题饰品都是来自旅游景点和一些珠宝展会。

 

       今年上半年,共有近千名消费者前来检测金银珠宝*饰,送检的消费者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左右,送检的金银珠宝*饰中有近2成存在问题,而其中近八成的问题饰品都是来自旅游景点和一些珠宝展会。

 
  案例一:花2万多元买来玻璃造“和田玉”
 
  哈市市民王先生今年2月去外地出差,看好了一个和田玉挂件,于是花了2万多元买下这个挂件。**,他一不小心将这个挂件掉在地上,挂件摔成了两半。王先生遂将挂件送到金银珠宝检验部门检测,结果花2万多元买的和田玉竟是玻璃制品。
 
  近两年来检测出的和田玉仿制品数量逐渐增多,且多为玻璃仿制品。目前,送到该金银珠宝检验部检测的和田玉以和田白玉、和田碧玉及和田青玉为主。这些仿制品以假乱真的程度只有依靠专业的仪器检测才能甄别。买和田玉**到正规玉器店购买,在买玉时**要货比三家,仔细检查玉是否有裂纹。
 
  案例二:省了上万元买来南非“垃圾钻”
 
  哈市市民梁女士今年10月份要结婚,于是她就托好友从南非带回一颗1克拉的钻石,打算作为结婚戒指。好友到达南非后,给她发来多款钻石的图片,并告诉她1克拉的钻石1.8万元。梁女士觉得价格比国内便宜上万元,她让好友帮她买下钻石。好友回国后就将钻石和相关凭证交给了梁女士,梁女士发现钻石颜色较暗,就送到金银珠宝检验部门检测,结果检测报告上却写下了“P级钻石”。
 
       一颗钻石的品质从重量、净度、色泽、切工四个方面综合考察。这四方面都高,则钻石品质好,而其中有一项低,钻石品质就会随之打折。钻石的净度级别大致可分为LC级、VVS级、VS级、SI级和P级,瑕疵越少,所在位置越不明显,则钻石质量越好,价格也越贵。P级的净度**,凭肉眼就能看见钻石内的瑕疵,因此被行内人称为“垃圾钻”,没有什么升值空间。梁女士托好友带回的钻石,用肉眼仔细看的话能发现钻石里面有瑕疵,颜色较暗,这就说明了该钻石的品质较低。
 
  案例三:展会上买的6件“天然翡翠”全是化学加工的
 
  哈市市民李女士近期在某珠宝展会上,花了1.5万元买下了6件“天然翡翠”饰品。回家后,家人都说成色那么好的翡翠不能那么便宜,李女士买的这6件“天然翡翠”刚花了1.5万,肯定是让人骗了。于是李女士带着这些翡翠饰品来到金银珠宝检验部门检测,检测结果为“翡翠(处理)”。李女士没想到购买的6件*饰竟没有1件是天然翡翠。
 
  “翡翠(处理)”说明这些饰品都是翡翠的,可并不是天然翡翠,而是经过人为化学加工过的。市面上的翡翠饰品主要分为A、B、C三类。A类一般是指未经人工处理的翡翠,玉质会更加润泽。B货翡翠是指将质量欠佳的天然翡翠用酸液浸泡,使之去脏、去黄,并进行注胶处理后,使色泽得到提高。B类翡翠因受到了酸的腐蚀,虽然增加了透明度,但时间长了会变得痕迹斑斑,失去光彩。C类翡翠是在原本没有颜色的翡翠上人为地加上颜色,也是假货。检测中出现问题的饰品,多是用翡翠B类、C类、注胶石英岩等材质冒充翡翠A类。
 
    专家提醒:
 
        购买金银珠宝饰品,一定要看商品是否有检测证书,没有检测证书的可要求店家将商品送到正规检测部门检测,消费者看到检测证书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而对于有检测证书的商品,消费者也要看一下证书上商品的照片和欲购买的商品是否一致,此外**到检测证书上提供的网址进行验证,如果网上查不到的话也可打电话查询。至于如何鉴别证书的真伪,证书上有网址,可在网上搜索,找到证书查询那一项,输入证书编号或其他数据,就可以查询真伪。
 
  另外,证书上的检验结果也要仔细看一下,如证书上标注“拼合蓝宝石”则说明蓝宝石是拼合石,如果标注“海水珍珠”则说明珍珠是海水养殖珍珠,而证书上标注“翡翠手镯”,则说明该手镯为天然翡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类手镯。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