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亲戚告诉刘建人,现在的玉器市场行情不错,不妨改做玉器。带着好奇之心,他跟着亲戚到苏州的朱家园跑了几次。 一个新疆商人有一箱大约10公斤的玉石原料要出手,开价10万元。亲戚告诉刘建人,东西不错,但他犹豫了,直至第五次,刘建人才决定尝试一把,将第二次去时看到的这箱玉石原料买了下来。
![]() 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能保本,就是赢了,如果输了,就算交学费。回到上海后,他请了一位行家来鉴定,结果超出刘建人的预期,全部都是带皮的新疆和田玉子料。8个月后,有人愿出50万元收购这箱玉石原料,他赢得了40万元的差价。初次尝到甜头后,刘建人发现,玉石原料具有相当的升值潜力。
他拜了几位懂行的老法师为师,还购买了各种有关玉石知识的书籍,从理论知识到市场行情,每一个值得研究的环节他都不放过。仅短短数月,他对玉石的熟知程度就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他也加快了投资的步伐,几个月内又购进了不少玉石原料。
![]() 经过努力,他那房间里大大小小的箱子和盒子,都被各式各样的玉石占满了。其中,令刘建人*得意的是一大批现堆放在苏州加工点仓库里的碧玉原料。据介绍,市场上每公斤碧玉的价格在千元左右,他转让了其中一小部分,收回投入的5万元成本,其余的继续捂着。
他发现,虽然玉石的原料要比成品更有升值潜力,但它的流通范围比较小,只局限在懂行的玉器商人之间。人们平时喜爱购买和佩戴的玉器饰器,才占了玉器市场的多数份额,是一块很大的“肉头”。
苏州有很大的玉器交易市场,玉器加工也很出名,于是,他马上筹集资金,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在苏州开了一个玉器加工点,并高薪聘请了数位颇具玉石雕刻经验的能工巧匠进行设计加工。
![]() 为了增强竞争力,他开始学习设计图案。在翻阅了各种参考书目后,他发现古代工笔画中的图案非常古朴清新,将之雕刻在墨玉、黄玉等玉石上反而比传统的白玉更夺人眼球。于是,他将两者相结合,请师傅在墨玉上雕刻了各类工笔图案。
这一招果然奏效,此系列玉器饰品推出后,非常受欢迎,对于玉石投资的后市潜力,刘建人还是相当充满信心的。他觉得,玉器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出它的价值。
刘建人说,虽然做玉石生意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悟出一些小门道,认为应当把玉卖给*需要的人,这样才能显现出玉的价值。
现在,刘建人的目标是不断积累资本,逐步建立自己的玉器*。
更多珠宝加盟信息请点击:http://m.wto168.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