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白银对16世纪的重要性,这几件事可以说明!

2018-04-21 11:11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1237

对于黄金和白银,从古至今都是天然的货币,是军费的组成部分。它们并不能决定战争的全部,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6世纪大国的兴衰。

 

 

16世纪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也是佣兵和火器飞速发展的时代。有钱才有大炮,有钱才能建造敌人难以攻克的堡垒,全世界的君主和强权者都在满世界的找钱。为了得到意大利每年数百万杜卡特(仅在1470年意大利的主要政权收入就在500万杜卡特以上,是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美洲收益的5倍)金币的收入,法国和西班牙王室大打出手,常年战争的代价是意大利各个共和国债台高筑,只有雇佣兵大发横财。就连素以奸诈著称的威尼斯也在战争中破了产,威尼斯政府的战争债券已经累积到了1300万杜卡特,相当于威尼斯政府13年的财政收入。在烧钱大赛中,威尼斯人失去了自己的船队,失去了海外市场,*后变成了一个旅游城市。

 

1545年西班牙人在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发现了银矿,该地的白银产量很快占据了全世界的一半。西班牙的海陆军也成了土豪玩家,人口只有法国三分之一的西班牙从欧洲各地搜罗“渣滓”(这不是污蔑,当时的军队招人就是这个口号),组建了欧洲*庞大的陆海军。西班牙的白银远涉重洋,很多进入中国,让明朝的“一条鞭”财政改革有了物质基础。

 

另一个得益于白银的玩家就是日本,1533年日本周防国大名大内义隆,用明朝的灰吹法改良了石见银山的生产,石见银山的白银产量**时达到了每年38吨,从1560年到1600年日本的白银产量平均为50吨。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明朝只有早年占据着越南北部和缅甸一部时白银产量达到了36吨。在16世纪,明朝本土的白银产量只有4吨。日本其他地区的金银矿也疯狂地进行开采,**时达到200吨的产量。16世纪的日本有全世界第二的金银产量,但没有丝绸等生活用品,就连货币都使用明朝的永乐通宝。这些白银都被日本人通过王直等倭寇换取了铁器、火枪和硝石,武装起了大批倭寇,也造就了丰臣秀吉的野心,日本成了东亚秩序的挑战者。

 

在16世纪的金银大发现中,有受益者也有受害者,奥斯曼帝国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奥斯曼帝国长期把银币阿克切当成主要货币,充当炮灰、执行*危险任务的阿扎布弓箭手的日薪是3到6个阿克切银币,一个普通辅助部队的士兵被征召的全部成本是300阿克切(平常自己种地,免税就是特权)。美洲的金银像海水一样涌进奥斯曼帝国后,引起了惊人的通货膨胀。奥斯曼帝国还实行“社区”自治,行会是工商业的主宰,在这种“自由经济”下奥斯曼的商人们发现囤积原材料比生产更赚钱,奥斯曼的工商业都急剧萎缩。

 

金币和银币的兑换比例也对奥斯曼极为不利,1580年还是1:60,到了1640年变成了1:250。奥斯曼中央政府的收入,从1534年的每年500万金币锐减至1591年的250万金币。奥斯曼小麦的价格在16世纪暴涨了20倍,价格变化让以奥斯曼禁卫军都频繁暴动。银价暴跌的结果是奥斯曼地方上的封建士兵忠心严重下降,帝国的扩张逐渐结束。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