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玉石,对翡翠也颇有了解的李婷(化名)最近偶然在直播间看到一只水种好、圈口合适、价格便宜的翡翠手镯。“这种***的最起码5位数,这只只要4位数。”她虽心存疑虑,还是下单购买,结果收到了假货。“对着灯都能看见荧光,客服说是抛光粉的原因,放大后酸洗纹很明显,明显就是B货。”李婷懊恼地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像李婷这样在直播间买到假玉石、假翡翠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由于玉石翡翠的鉴定专业门槛高,普通消费者难以凭肉眼或日常经验判断真假,让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机。尤其在直播间,对假玉石翡翠的虚假宣传更是常见,在灯光和剧本的加持下,在“捡漏”“放漏”宣传话术的推波助澜下,不少消费者冲动下单,权益受损。
精心设计的欺诈套路
尽管直播间常以“专业鉴宝”“源头直供”为卖点吸引消费者,不过看似“靠谱”的表象下,可能藏着精心设计的欺诈套路。
林春(化名)在线上购物时被一个卖翡翠的直播间吸引,看到主播性格豪爽,还会详细介绍辨别假翡翠的方法,她觉得这般专业坦诚应该不是剧本,再加上直播间里“太值了”“抢不到”密集呼声烘托的氛围,她一时心动下了好几单,总价过万。可收到货后,林春却发现商品根本不是直播间宣称的“缅料”。她气愤地要求商家退款,却被对方要求扣除15%的手续费,她果断拒绝,目前正在进一步联系平台沟通解决。
业内人士刘敏(化名)结合行业经验,总结了直播间售卖假玉石翡翠的常见套路。“‘捡漏’骗局最常见,也最容易让消费者上当。”她说,这类骗局多发生在声称“源头产地”位于缅甸或云南瑞丽等地的直播间,主播常会喊着“工厂价直供”“放漏宠粉”“亏本回馈”的口号,将所谓的“高货”翡翠以一两千元的价格“秒杀”。
除了“捡漏”骗局,“灯光”骗局也十分常见。刘敏介绍,直播间的灯光都会经过特殊布置,再搭配美颜滤镜和特定背景板,能让翡翠看起来更加鲜艳、通透,“水头”也更足,消费者在直播间看到的“阳绿”“冰透”效果,往往和实物相差十万八千里。而真相是,消费者收到实物后在自然光下一看就会发现,翡翠的颜色发灰、发暗,质地也十分干涩。
在这些骗局中,“定制”骗局的风险最高。刘敏解释,这类骗局的套路是主播展示一块毛料或半成品,吸引消费者付费定制手镯,可一旦消费者付款,就很难再退货。一方面可能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消费者收到的成品和当初看上的毛料可能并不是同一块;另一方面,商家会以“定制商品不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范围”为由,拒绝消费者的退货要求。
最后一种则是直接的“假货”骗局。刘敏透露,部分不良商家会直接售卖经过处理的B货、C货翡翠,甚至是玻璃、石英岩等仿制品。其中,B货是经过酸洗充胶处理的翡翠,其内部结构已被破坏,长期佩戴还会对人体有害;而C货则是经过人工染色的翡翠。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