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白玉如何借奥运奖牌发家致富成为一代巨头?

2017-02-22 16:15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新周刊 点击:
(来源:新周刊 原标题:一个白玉巨头的发家史)
 
  刘盛春站在扬州货运站玉石场深处向记者招手。玉石场不过是两长排平房围出的院落,积满雨水和泥浆的地上,堆放着数百公斤的昆仑玉石料。这批石料的主人是青海回民,他们做的生意是,从刘盛春的矿山进料,然后转手倒卖给扬州玉石加工商。
 
  站在屋檐下避雨的刘盛春说,自己已经在扬州呆了半个月,为的是全程监督奥运奖牌专用玉制作进程,来玉石场是“看一看市场”。
 
奥运奖牌专用玉
 
  他走进几间堆满玉石的小平房,身后跟着七八个玉商,他们随意踩在石头上,或插着裤兜,或在怀里捂着暖水袋,用青海话有说有笑。那些石头或被有“军用”字样的麻袋包裹,或者直接扔在泥浆地上,从外形上看与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木制门里锁着的是昆仑玉中的普通青玉、青白玉,铁门里锁着的则是一等一的白玉。一个小平房里的石头*少能值几百万。
 
  “这是昆仑白玉,*少要5000元一公斤,要卖几十万,如果是和田玉,得几百万了。”戴着镶钻欧米茄表的刘盛春用脚尖点点地下的一块石头,又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玉把件,“昆仑白玉做的,值好几万。”
 
  2000年,刘盛春成立青海德盛投资集团,摊子越铺越大,先后涉足商业地产开发、宝玉石开采与加工、有色金属开发、水电资源开发。这年,刘盛春的得意之笔是收购格尔木昆仑宝玉石公司。这家在1994年成立的国企,因经营不善,欠下银行七八百万元债务,刘盛春的代价是一次性偿还债务,并安置100多名职工,但他的收获是拥有纳赤台玉矿区的合法开采权。“纳赤台是(新疆)和田玉原料枯竭后*白玉**产地,目前年开采量1000吨左右,年销售额上亿元。”刘盛春也未预料到,这堆只值20元/公斤的石头,现在竟然涨到13000元。
 
  当晚,12位扬州玉商集体做东,在长城饭店的一个豪华包间里宴请刘盛春,席间,这群新老玉商称他为“大庄家”。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