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译受邀出席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并在主题论坛发表演讲

2025-10-27 10:27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

 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10月23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招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乐译受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在主题论坛发表题为“新周期下黄金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主旨演讲。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王乐译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指出,当前金价、黄金上市公司股价及企业效益“三高并进”,黄金产业正站在新的周期起点。关于本轮黄金周期及后市的思考,王乐译从三重视角给出了见解:站在历史视角来看,大国博弈加剧使黄金周期具备了较强的走势支撑;站在当下视角来看,全球货币、经济主导权的更替使黄金周期具备了坚实的市场支撑;站在价值视角来看,黄金稀缺的供给刚性,使黄金周期具备了广阔的空间支撑。他表示,黄金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回归”,其“价值重估”新周期已然开启,金价在历史高位区间震荡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谈及新周期下行业发展态势,王乐译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表示,行业发展重心已从资源规模的横向扩张,全面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中国黄金矿企正面临着一个深刻的“高金价-高成本”悖论。呼吁黄金行业要认真研究、共同应对悖论背后的三大结构性挑战:矿石品位的系统性下降及开采难度增加,持续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带来的要素成本上涨,以及ESG带来的社会运营许可成本提升。
 
当前,中国黄金矿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期,如何利用这一窗口期的机遇,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在新周期中实现跨越提升?王乐译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认为,关键在于把握驱动发展的五大核心动力。
 
一、要推进全球化、国际化发展。全球化是中国黄金矿业成为国际矿业强者的必由之路,也是担负国家战略发展使命的必由之路。招金集团正在推进“资源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供应链国际化”三大战略,目前已经构建起了西非、南亚、澳洲、南太、南美五大海外生产和资源基地,海外黄金储量已近500吨,“十五五”期间将再增加500吨,实现国外黄金储量超千吨的资源布局。同时以资源国际化为牵引,带动其他板块以及技术、管理、人才协同出海,在产能规模上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同时,完成运营机制、管理模式、人才团队、思维理念的国际化升级。
 
二、要加力科技创新、“四化”建设。如何在金价回调的时候保持同等规模的盈利水平?从根本上就是两条路径:把量做大,用规模对冲;把质做优,用效率对冲。量的问题通过国际化、并购重组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解决,质的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技术突破,依靠“四化”建设实现效率提升。更高的技术、更先进的装备、更强的盈利能力是并购和竞争最根本的底气所在。
 
三、要抓实精细管理、降本增效。精细化运营是中国矿企抵御市场波动、赢得国际竞争的制胜法宝。近年来,中国矿企的海外并购,绝非简单的资源、资产收购,而是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范式输出”,是“成熟经验+本土化适配”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普适性的中国矿业管理方案。通过极致的精细化管理,激活低品位、复杂难采资源的全部价值,是实现行业长期价值增长的必然之举。
 
四、要运用好资本运作、产融结合。矿业开发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系数高的显著特征。通过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既为矿业注入了稳定的资金流,也为金融资本开辟了优质的投资场景,最终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高效转化。通过“产业链整合+多元化资本运作”的模式,打破了企业“单兵作战”的资金局限,再通过联合投资、项目共投等方式,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根基。面向未来,中国黄金矿企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既要善于运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也要深耕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创新工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化资金来源体系,为中国矿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坚实的资本支撑。
 
五、要推动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未来的几年、几十年,中国黄金矿业要在世界黄金圈、矿业圈发出更多、更强的中国“黄金声音”。在国际化大趋势下,主要黄金矿企强强联合、握拳发力,打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彼此成就”的新格局已经成为大势。行业要搭建起更高层级、更大范围的产业合作平台,引导黄金矿业两强或者多强协同发展,构建中国黄金矿业新生态,为筑牢国家资源安全屏障、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黄金力量”。
 
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