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吨假黄金,骗贷200亿

2025-03-26 09:0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

 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湖北最大的黄金加工厂,在行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自2015年起,金凰珠宝便开始精心布局一场融资骗局,采用“黄金质押 + 保单增信”的模式进行融资。

其向金融机构提供Au999.9足金质押物,并由人保财险湖北分公司等提供企业财产险,以此获取金融机构的信任。
 
在这一模式下,金凰珠宝声称用于质押的黄金价值高昂,且有保险公司承保,一旦出现质量和重量问题,保险公司将承担赔偿责任。
 
金融机构基于对黄金质押物的信任以及保险增信,纷纷向金凰珠宝提供巨额贷款。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金凰珠宝通过假黄金质押担保等方案,先后骗取15家金融机构或单位财物共计253.45亿元,其中骗取金融机构贷款247.55亿元 ,截至2020年6月,共计146.28亿未归还,其中金融机构损失141.47亿元。
 
造假细节曝光:全流程精准配合
 
如此庞大的骗局能够得逞,背后是全流程、全方位的精准配合与造假渗透。
 
从假黄金的采购与制作开始,金凰珠宝销售部经理钱磊在公司高层授意下,负责从深圳采购表面镀金、内部为铜合金的假黄金。这些假黄金在密度上与真金保持一致,普通的质谱仪难以检测出真伪,若要彻底检测,需将每块黄金从中间切开,成本高昂且不现实,这为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钱磊还利用职务之便,虚增价格,多次骗取武汉金凰资金1400余万。
 
采购回来的假黄金,被刻上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原料样式及编号,以假乱真。在假黄金入库后,车间收发部主管翟凤群负责真假黄金配重、收发,车间厂长张儒松、倒模部主管宋高峰在黄金抽检熔炼环节进行真假黄金掉包,故意不对调包过程录像。财务部结算员唐某则负责假黄金保管及登记,在黄金光谱检测环节调整光谱检测仪出具虚假报告。
 
而保险公司在这场骗局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保险人员施伟负责促成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中增设对质押黄金质量、重量进行承保的特别条款,并现场指挥黄金质押,从中获取保险佣金共计2800万元。原中国人保武汉市东西湖支公司总经理邹大春,明知武汉金凰用假黄金质押担保,仍同意继续为该单位办理附有特别条款的财产险承保手续,促使其顺利骗取贷款。
 
在整个过程中,质押借款方、银行、信托及保险公司均有工作人员涉案,被动辄千万的利益诱惑,使得造假行为在各个环节畅行无阻。
 
金融机构的“掉坑”反思
 
如此大规模的假黄金骗贷事件,金融机构难辞其咎,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在黄金真假验证环节,检测方法存在漏洞。业界常用的水吊法与质谱仪检测法难以检测出“金包铜”的假黄金,而更精密的“再熔法”虽准确但费时费力且可能造成黄金损耗,百吨量级的黄金全部采用“再熔法”检测确实不现实,但金融机构未能探索出更有效的检测手段或建立多重检测机制,过于依赖常规检测方法,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其次,金融机构内部风控体系形同虚设。从贷前审查到贷后管理,各个环节都未能有效识别风险。在贷前,对金凰珠宝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以及质押物来源等调查不充分,没有深入挖掘潜在风险;贷中审批流程可能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未对质押黄金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贷后,也未能及时跟踪质押物状态和企业经营情况,对金凰珠宝长期未归还贷款本息的异常情况反应迟缓,直到出现大面积信托产品违约才发现质押黄金为假。
 
再者,部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为了个人私利与企业勾结,参与造假。恒丰银行烟台环山路支行副行长张淑云利用职务之便,帮助武汉金凰获得贷款69.6亿元,并以炒股为名向贾志宏索要3000万元;北方信托上海业务部业务总监胡志军被控收受贿赂600万元。这些内部人员的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和信誉。
 
案件影响与后续余波
 
这起案件的影响深远,多家知名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深陷其中,损失惨重。民生信托牵涉其中的资金超过40亿元,泛海系受此影响,商业帝国坍塌,泛海控股和民生控股均已被迫退市;恒丰银行烟台环山路支行被骗金额约为65亿元,成为本次骗局中被骗金额最大的金融机构 。众多投资者的利益也受到损害,引发了社会对金融市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担忧。
 
2024年5月28日,湖北省武汉市中院对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实控人贾志宏等18名被告进行一审宣判。
 
贾志宏以合同诈骗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二个月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应财产刑,对被告单位也判处了相应罚金。然而,案件一审判决虽已落锤,但200亿假黄金骗局的余波仍然漫长,贾志宏名下终本案件未履行金额仍超过150亿元,金融机构的损失难以完全挽回。
 
文章来源:东吴观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