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作为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宛如一座天然的 “黄金宝库”,已探明的金资源储量高达 5000 余吨,占据全国总资源量的近三分之一 ,地位举足轻重。 在 2005 年之前,该地区的找矿工作主要集中在 500 米以浅的区域。然而,随着浅层资源的逐渐减少,找矿的目光开始转向深部。自 2005 年起,深部找矿工作拉开帷幕,在 600 - 2000 米的深度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西岭矿区 ZK96 - 5 钻孔的深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4006.17 米,成为当时的一大壮举。这一系列的深部勘探成果显著,新增深部金资源量约 2958 吨,还新发现了 12 个大型及以上金矿床。而规模最大的西岭金矿床,就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胶辽隆起区西部,处于三山岛成矿带深部北东延伸及侧伏的关键部位 。
不过,随着深部勘探探矿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对西岭金矿深部金矿床成矿规律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尚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部勘查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床的成矿机理,以及深部开采过程中岩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开采产生的影响 ,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于 2015 年正式立项开展《胶东西岭金矿深部勘查与增储示范》项目 。
通过对西岭金矿床深部控矿构造、矿化特征、深部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规律的研究,限定了西岭金矿床深部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规律,有效约束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精细刻画了金的搬运、沉淀和付集过程,探讨了西岭金矿床矿床成因,进而建立了西岭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为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经综合研究分析,西岭金矿床深部构造、矿体与矿石特征、围岩蚀变与矿化,总体上与中浅部相似,证明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稳定性、连续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该项目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查明矿区断裂发育情况,以地球物理综合测井为主,配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及岩石力学测试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地应力及岩爆倾向性分析等成果资料,获取了西岭金矿床钻孔出水位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地温、放射性、岩爆倾向性等矿床深部开采技术条件的重要参数。
该项目以西岭金矿床深部探矿实践,系统研究矿床控矿规律与成矿模式,详细查明矿区深部开采技术条件,其研究成果为勘探报告的编制提供直接支撑,也丰富了胶东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和深部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证明了破碎蚀变岩型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未来深井开采的技术可行性,为未来矿山开采开发设计和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提供地质依据,同时对大型矿床深部勘查找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该项目升级资源量金金属量 377 吨,新增资源量金金属量215 吨,累计查明西岭矿床金金属量 592 吨,为迄今为止国内***大单体金矿床。经中国黄金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评价,该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