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化运用“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联合有关部门狠抓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落实,推动“全社会反诈、全民反诈”格局日益完善。 12月5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上海警方打防电信网络诈骗成效和案例。刑侦总队九支队副支队长汪彤、闵行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晓帆、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姚凤杰出席发布会,市局新闻发言人助理庄莉强主持。
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接报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4%、41.6%,继续保持“六年连降”的良好态势
一、立足防范为先
(一)聚焦涉诈信息进口
目前已实现日均拦截涉诈电话40万余通、阻断涉诈短信40万余条、封堵涉诈有害网址访问5.8亿次。
(二)聚焦精准劝阻
对潜在被骗人员全量采取短信提醒的基础上、日均电话预警5.2万人次、上门劝阻1400余人次,日均避免损失450万元,及时有效阻止了一大批案件发生,最大一起案值达750万元。
(三)聚焦涉诈资金出口
累计阻断涉诈风险转账13万笔,避免损失超过31亿元。
二、坚持高压严打
立足境内打境外,全链条打击境外诈骗集团以及境内涉诈黑灰产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余名,其中境外“回流”人员2800余名。
针对刷单返利、电商补贴、虚假教培等案件多发情况,先后发起规模性集群战役20余次,捣毁诈骗窝点70余个,在全国各省市抓获嫌疑人2500余名。
通过“线上冻结返赃、线下打击追缴”的方式,累计向受害人返还被骗资金超过3.7亿元。
三、强化标本兼治
(一)行业治理方面
针对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引流的主要通道向互联网蔓延的情况,督促互联网平台做好涉诈信息监测、核验、处置工作,加强对平台用户的防范提示,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落实“一事一奖”。
(二)基层治理方面
市级层面每2个月1次召开6次反诈工作全体会议,凝聚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打击治理各项工作中。
在全市222个街镇(乡、工业园区)按照标准全覆盖建成反诈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以“反诈专职人员反诈志愿者”为主体的街镇反诈宣劝员队伍。
当前,虽然全市发案总体保持下降,但电诈手法仍在持续更新升级,原先“线上转账”的手法升级为“线上诈骗线下取现”,诱骗受害人邮寄现金、黄金或通过网约车、货运车等方式进行转运,甚至用奢侈品取代现金、黄金来进行洗钱。
答记者问
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记者: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副支队长汪彤:
2025年全市反诈工作将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全力以赴保持好发案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一是让防阻工作更加高效。尽管当前本市电诈案件形势总体较好,但是犯罪分子还在不断翻新手法、变换套路,比如刚才提到的最近新出现的“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套路,10月以来,警方通过主动发现,落地核查线索,已成功拦截400余笔可疑现金和贵金属,折合人民币4600余万元,其中最大一笔为诈骗分子假借黄金投资,诱骗被害人线下金店购买黄金后通过网约车送出,浦东分局民警接到金店反馈后,***时间赶往现场劝阻,成功说服被害人放弃将已购买的950克黄金寄出,成功避损折合人民币近76万元。针对这些新趋势动向,警方将坚持打早打小,继续巩固优化通信方面和资金方面的反制手段,努力实现让诈骗电话打不进来、涉诈资金转不出去。
二是让反诈宣传更接地气。充分发挥222个街镇(乡、工业园区)反诈中心作用,加强基层反诈宣防队伍建设,牵引推动反诈宣防工作高效运转,融入基层治理。同时,聚焦不同群体和高发类案,持续发布“上海反诈中心提示”,不断提高宣传精度、提升宣传频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局面。
三是让打击惩处更加有力。上海警方将依托“砺剑行动”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涉诈黑灰产业链打击力度,并根据全市反诈工作会议精神,用好新出台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积极会同市通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金融管理局,指导本市信息通信、金融行业依法依规开展联合惩戒工作,有效挤压涉诈黑灰产违法犯罪生存空间,共同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文章来源:市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