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友向你推介赚钱门路,声称只要在实体店购入黄金,就会以每百克高出一万元的价格予以回收,转手即可获利的这般 “好事”,你会接受吗?当自称为 “公检法” 部门的工作人员主动表示能够帮你追回欠款,不过需先购买黄金寄至 “认证部门” 充当 “保证金” 时,你又会如何抉择呢? 10 月 10 日,湖北省随州市的市民刘女士在网友 “每百克黄金可加价一万元回收” 的高额利润诱惑下,耗费 12 万余元购置了两根 100 克的金条,并依照骗子的要求通过网约车送至指定地点。
无独有偶,今年 8 月,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的刘奶奶遭遇诈骗分子假冒法院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对方出示了工作证、立案决定书等一系列假文书,宣称能够帮老人追回 7 年前他人未支付的工程款,但要求刘奶奶分批次从某网络平台购买黄金寄至 “法院认证部门”,以此作为打官司的 “保证金”。9 月 9 日至 10 日,刘奶奶按照对方要求网购了价值近 20 万元的黄金并邮寄至湖南、广东。
庆幸的是,随州、南漳警方及时发现异常,迅速协调相关平台、网约车司机进行拦截,为受害人挽回了损失。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湖北省反诈中心了解到,随着警银联动机制密切协作,公安机关和银行对大额转账的及时预警和止付冻结能力不断增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转移不法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困难,于是便“另辟蹊径”,打起了利用实物黄金洗钱提现的主意。
今年以来,湖北省内、外多地出现以“洗脑”诱骗受害人购买黄金,再利用快递、网约车运送黄金到指定地点,实施“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的新型诈骗犯罪。武汉、黄石、十堰、宜昌、孝感等地均有多起发案。
湖北省反诈中心揭露,此类诈骗套路通常表现为,诈骗分子以高价回收金条、大额刷单需要购买黄金才能提现以及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案为由要求寄送黄金“验资撤案”等理由,促使受害人线下购买黄金,再利用网约车、跑腿“闪送”、快递邮寄等方式将黄金送至指定地点,安排同伙取走。待收到金条后,诈骗分子迅速消失。
与以往的电信网络诈骗相比,这类骗局的诈骗过程减少了网络转账汇款,诈骗方式从银行转账变成了购买并寄送实物黄金。相较于银行转账,诈骗分子利用网约车“闪送”服务、邮寄等方式运送黄金,以不见面、不现身的方式将现金或黄金取走,以此规避警方和有关部门的侦查打击和冻结支付。
面对这一新型诈骗方式,群众应当如何识别?
湖北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址或当面交付给“第三人”,并以此“充值刷单”“缴入国库”“缴纳保证金”的,都是诈骗。
网约车司机和跑腿员在接到运送大额现金或黄金等贵重物品的订单时,应当提醒寄货人这极有可能是新型诈骗手段,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广大群众在投资购买黄金时,务必选择正规平台和官方渠道,切不可轻信诸如 “高额回报”“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保证金” 之类的话语。同时,湖北公安机关将持续加大对此类诈骗的打击防范力度,全力守护群众的 “钱袋子”。
湖北各级公安机关在研判发现此类诈骗犯罪后,会***时间展开预警劝阻和止付冻结工作,不断织密防护网络;强化与金融、寄递监管等行业部门的协作,从线索研判、案件侦办到资金挽损实现全链条协作,推动打防端口前移,切实有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据悉,自 10 月 1 日以来,武汉市公安局成功拦截 4 起黄金诈骗案,累计截获黄金达 4000 克。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