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2018-11-25 13:05 作者:资讯3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翡翠的发源地,95%以上的翡翠产自于缅甸!
 
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看见没,缅甸人把墨翠拿来做.....)
 
       缅甸,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诱惑的国度,特别是其独特而又富饶的宝玉石资源,更令中国珠宝界人士神往,多少业界人士梦想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亲眼看看上帝赐予缅甸的这份厚礼,领略它无尽的魅力。经与缅甸政府多方联络,中国民间珠宝业人士赴缅考察团终于得以成行,国内珠宝界的30余位企业家、学者汇集在一起,参观瓦城翡翠交易市场考察了缅甸帕敢的主要翡翠矿床。
 
       从瑞丽启程,10小时后到达瓦城。
 
       瓦城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有人口200多万,城区有120余万人,是曼德勒省的省府。瓦城也曾是缅甸*都所在地,城中建筑多用砖瓦盖成,与民问传统的竹木建筑不同,故称其为瓦城。
 
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瓦城翡翠市场分三种交易类型:一是珠宝交易市场,二是几家大的珠宝公司,三是一些散落在郊外的个人交易。
 
       瓦城翡翠珠宝交易中心位于城边上,是一片面积有2万平方米的大市场,1999年建成,外国人进入时需交纳1美元的入场费。场内是一排排木制的房屋,有些是带门户的房子,有些就是一个大棚子。整个市场分若干区,有翡翠戒面区、手镯区、毛料区、片料区、加工区以及雕件区。整个市场日常有5000人至8000人,有买有卖,有固定收货的,也有游商。一般收货者只坐在桌后,卖货者就会将货品递上,供其选择,讨价还价。整个市场也是鱼龙混杂,既有**的戒面,也有B货、C货,甚至有镀膜翡翠,完全靠眼力区分,尤其对新来者来说,面对各色货品,真是一场“考试”。总体上讲瓦城珠宝交易中心,戒面的货量较大,加工质量一般,戒面以中档为主,深色较多,阳绿者少见;原料市场以低档货色为主,片料中偶见一些比较好的小片料,适合制作各类小花件;手镯市场*为复杂,有一些手镯就是经福建人在瓦城进行处理后送到这儿来销售的。这些手镯的充填物变化多端,从有机到无机、从无色到有色的都有。甚至有些所谓的老种冰地的手镯,其实就是“高B”手镯,从外表看光泽很好,但内部结构依然可见被破坏的痕迹。
 
       在这个市场中,笔者还看到国内久寻不见的“水凳”。这是一种以人工作为动力的玉石切磨机器。工人坐在一个高凳上,用脚踏动踏板,从而带动上部的轮盘转动,将要切磨的玉石用树胶粘结在一根铁杆上,在轮盘上切磨。工作效率虽然不高,但这在无电源的地方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切割工具。在这里可见到比较传统的用竹片抛光的操作,即将要抛光的玉器沾上细砂放到水中的竹板上反复抛磨,这也是一种在中国大陆根本见不到的工艺了。
 
       要想在交易中心买到好货,需要等相当长的时间和非凡的耐心,**先了解行情,而后再买货。
 
       瓦城的毛料市场主要掌握在几个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在帕敢都有自己的矿山,同时也代理其他玉石商人的毛料。瓦城的几个大公司主要是金固、双龙、红宝龙等,这几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车队、车库以及看料室。每当买家来到公司,公司就根据客户以往的经历及喜好,将毛料拿出供其察看。一般如无人带领,公司是不会给一个陌生人拿出特别好的毛料的。在这几家公司买货不会有真假之虞,但价格是否合适需要自己判断。尽管现在成品市场不是太景气,但对于需要购买原料的人来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拿钱来买原料。在金固和双龙公司,笔者与几位汕头阳美村的人谈及现在的毛料市场,他们都普遍认为难做。因为现在买料的人多,一拨接着一拨,你看不上的价钱,可能就被别人接受了,所以原料的价格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不是赌涨的料,一般很难赚钱。
 
       在瓦城还有一种很具特色的交易方式,那就是一些小的玉石商,他们在矿上得到了一两块毛料,不愿让大公司作代理,一般就在行内自己寻找买家,这样的原料有时赌性很大,但往往也可出奇获利。
 
       南冒109玉石矿
 
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在雾露河上游两岸都有赋存玉石的沉积层及原生矿床,沉积矿床属次生矿床,分布在第四纪沉积层底部及现代河床沉积层之中,我们*先参观了位于帕敢季(老帕敢)的红宝龙玉石公司的原生矿床——南冒109玉石矿。
 
       南冒109玉石矿是红宝龙公司于2000年12月发现的一重达3000吨的翡翠矿体,此矿体赋存于蛇纹石化纯橄榄岩中。2000年5月通过钻探发现了原生矿脉,随后红宝龙公司投资进行了坑探,沿矿体四周进行控制,现已查明此矿体为一浑圆透镜状,倾向135度-140度,倾角35度-40度,长轴长度有30米,真厚度8米-10米,倾向长度20米-25米。整个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清晰,上、下盘见绿泥石化剪切带,整个翡翠矿体完整,没有后期构造破坏。
 
       3000吨翡翠矿脉主体是白色,粒度较粗,属新种翡翠,但局部有大面积的紫罗兰色,在强光照射下,紫红色非常艳丽,在白色脉体中可见明显后期热液的侵入,尤其是一些含Cr3+的热液的侵入,产生淡绿色,呈脉状分布。另外靠近绿泥石带的部分也经常出现片状分布的绿色部分,但厚度仅1厘米-5厘米,而且颜色较淡,后期侵入可见到三期,并有穿插。这块大翡翠已由红宝龙公司献给缅甸政府,政府将在此设立一个旅游景点。同时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的翡翠矿体,保留它对研究翡翠的成因及优质翡翠的形成都有重大的意义。
 
       另外在3000吨翡翠矿体的周边,还能见到一些小型的翡翠矿脉,脉厚从几厘米到1米不等,**延伸长度可达8米-10米,与围岩接触关系清晰,围岩主要是绿泥石及纯橄榄岩等,并在接触带有绿泥石剪切带。翡翠矿脉有断裂现象,并伴有轻微的位移,断裂方向一般垂直脉体走向,并在位移空隙充填有绿泥石,在与围岩接触的边缘处局部翡翠有浸染状淡绿色,在细脉的两侧也有淡绿色。
 
       脉状翡翠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局部含有紫罗兰色,翡翠属新种,但通体成分单一纯正。
 
       从脉体形状及围岩的接触关系来分析,可以看出翡翠形状规整,与围岩接触关系平直,受后期构造影响,虽有位移但不大,有后期滑动,脉体边缘及裂隙处有浸染状的淡绿色。
 
       现在帕敢玉石矿的开采已经不是原来那种千军万马共同开采的场面了,开采权逐渐集中,开采人员减少,开采规模扩大,已从单纯的肩担人挖的状况变为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尤其在老帕敢、龙肯、灰卡等主要产区更是如此。我们参观的红宝龙公司就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有员工四五千人,每个场口有300人-400人日夜生产,公司有些玉石矿山是与政府合作开采的。
 
       马莎莫场口
 
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马莎莫场口位于龙肯山西侧的山坡上,是一个发育在残坡积层的次生矿床。此处地层是一套第四纪的混杂快速砾石堆积地层。顶都是一层红土层,厚薄不一,与后期剥蚀有关,下都是第四纪混杂快速堆积,厚20米-40米,砾岩大小不一,大者直径达1米,小者直径仅为数厘米。砾岩成分为黄色变质泥岩或其它变质岩,无论砾岩大小,其磨圆都非常好,但其在沉积上分选性极差,大小混杂堆积。这表明它是在洪水等快速动力条件下,短距离堆积而成。第四纪砾岩层被胶结,但未成岩,上层、中层以红色胶结结构为主,胶结程度差,度差,底部是一层黑灰色胶结结构的砾岩层,胶结度差,底部是一层黑灰色胶结结构的砾岩层,胶结强度大,此层就是含翡翠的砾岩层,厚度为1米-3米。翡翠砾岩呈浑圆状,大小不一,但总休上翡翠质量好,经常出现老种翡翠。2000年产出一块4000千克的大料,呈次浑圆状,黑皮、有一条色带,解开后证明是一块百年难遇的上等翡翠。
 
       此类矿床的开采也比较简单,先将上层土方剥离,见到黑色含翡翠砾岩层后,由风钻打孔,将胶结的砾岩松动,然后进行人工分选。经过训练的工人可谓“火眼金睛”,能够在众多外表相似的岩石里一眼认出翡翠原料。
 
       雾露河道矿区
 
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老帕敢的雾露河道,一直是优质翡翠的重要产地。这里赋含翡翠的矿床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现代河床的沉积,另一种就是第四纪底部的砾岩沉积,这两种类型的矿床“重叠”在一起。原来一般都是露天开采,在旱季利用雾露河的枯水期,将雾露河主河道拦截改道,然后在河床开采。此方法的问题是当雨季来临后,河水暴涨,露天采坑被河水淹没,无法继续开采,一年只有几个月的开采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很不合算。故红宝龙公司从2000年开始与政府合作在雾露河边建立矿井,采用坑采方式进行开采,这样一年四季都可开采。这个矿井是一个非常正规化的矿井,整个井架是用方木建造而成,升降机沿竖井上下,整个矿井通讯、照明设施一应俱全,并且用监控器监视工作面的状况。工作面采用机械化开采,用掘进机将含矿层挖掘下来,然后在井下进行分选。废石也要装入编织袋运到地面,经再次分选后,才倒入雾露河中。
 
       此矿井垂直深度是135米,从矿井示意图中可看到其开采的层面有两层,推测上层是雾露河现在河床中含翡翠的砾岩层,下层是第四纪底部的含翡翠砾岩层。据工作人员介绍,此矿井2001年共出产84吨玉石,但真正好的翡翠不多,只有一块,重7.5千克,在仰光以2400万美金的高价售出。
 
       红宝龙公司开发的另一个露天采坑,由于已将雾露河河水改道,整个河道都变成采坑,开采面积有15英亩,约8万平方米。在这个露天采坑,有20余部挖掘机在剥离土方或挖采翡翠矿层,有几十部重型卡车在运输,风钻在松动翡翠矿层,整个采坑一片机器轰鸣。这个采坑所开采的翡翠矿床有两个层位,一是现代河床的含翡翠砾岩层,另一个层位就是第四纪底部的黑色含翡翠砾岩层。
 
       在帕敢市邻近老帕敢的地方,也有一个玉石交易街,总长度也就是100米,许多人拿着小毛料在此交易,也有少量的成品戒面或片料。总的来讲,帕敢的玉石生意不是很多。因为许多玉石老板们认为帕敢的买家少,翡翠卖不上好价钱,所以只会将被认为没有价值的翡翠毛料在此就地卖掉,好的运到瓦城,**的运到仰光参加拍卖。在龙肯,缅甸政府设有专业的翡翠估价部门,对要出售的翡翠进行估价,然后就地上税。当然,在帕敢还是有少量买家在此恭候,随时准备购买刚开采出的翡翠,这些人一般都与矿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可能在**时间买到好翡翠。
 
       会卡磨沙萍场口
 
       翡翠加工销售基地——缅甸——详解
 
       会卡位于帕敢西南方向,距帕敢直线距离约20余公里,位于雾露河东南岸。会卡是一个小村庄,坐落在山谷中间,山谷周围可见开采翡翠的采挖面及废弃的矿坑。会卡开采的也是第四纪砾岩层的次生矿床。在会卡南部1公里-2公里处的磨沙萍,我们参观了一个开采场口。磨沙萍场口位于较高的一个山坡上,是露天开采的场口,这是一套第四纪的混杂堆积砾岩层,底部黑灰色砾岩层是含翡翠的矿床。整个第四纪砾岩层厚有30米-40米,砾岩大小不一,大者直径达1米,但砾岩的磨圆度都很好,底部黑灰色含翡翠砾岩层主要是胶结结构,胶结牢固,厚2米-3米,这一层的下面就是老地层,不含翡翠。
 
       开采万式还是挖走上覆土方,显露出第四纪底部黑灰色含翡翠砾岩层,然后用风钻打孔,放炮松动。松动后的砾岩层由人工进行分选,据说很少有“漏网之鱼”。但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估计会有翡翠被漏掉,因为翡翠原料与其它石头在外表上太像了!
 
       会卡一带的玉石非常有名,是一个重要场口,多出老种玻璃地翡翠,翡翠一般无皮。
 
       缅甸翡翠矿区位于北部密支那地区,在克钦邦西部舆实階省交界线一带,亦即沿乌龙江上游向中游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250km,宽约10-15km,面积3000k㎡余。经过几百年的採掘,在这个约3000k㎡的矿区范围内,翡翠矿区密布。由于弃旧开新,所以大大小小的新老坑口多得难以计数。作者根据前人的资料,再结合亲自实地考察的结果,编出了缅甸翡翠主要场区分佈图。
 
       缅甸翡翠玉石矿床,按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习惯上划分为8大场区。这种所谓的场区,只是行政管理的划分,不是翡翠成因类型的划分。每个场区又再划分为许多小的“厂口”。“厂口”,缅甸语称之为冒(或“磨”),通常是以发现人的名字或所在地的地名来命名。
 
       从缅甸回来,第二站一定要去云南看看,除了买翡翠,还能欣赏美景品尝美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