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首饰留心成色重量和套路

2018-03-24 10:05 作者:fychscx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在“3·15”期间,广州多家珠宝检测中心都举办了面向市民的大型免费咨询、检测活动。经过监管层的连年整顿治理,假冒、染色、货不对板的“低级”造假现象已经较为少见。但优化处理、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等现象仍时有出现。面对错综复杂的珠宝市场,市民朋友怎样才能挑选到自己心仪的珠宝产品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市桥多家珠宝*饰商店,就此类问题进行了调查走访。

 
 
在钻汇广场,这里聚集了多家珠宝*饰商店,来往咨询购买的客人也不少。记者在一家专售金属*饰的商店咨询,先是让店员为自己清洗了白银项链,店员介绍:“像这种白银*饰,由于戴久了的缘故,表面会氧化形成一种黑色物质,有些不明显,你这个还好,纯度比较正。”记者又咨询了黄金戒指,店员介绍了几款男士的指环,看起来成色与分量都还可以,就是明显的标识没有,都是其口中声称的24K纯金,记者询问怎样清晰辨别哪些是24K、18K的黄金。店员介绍,“除了本身给出的标识外,还可以就成色、重量的字迹等看出来的,你看这一款,明显的就可以知道其重量成色的分明。”
 
记者在现场就上述的几个问题咨询了同样前往咨询的吴阿姨,她向记者表示,“我一般都先掂量掂量,感觉重量对了再听听声音。就是轻轻的从低处落下,听下声音,一般纯金的声音比较沉闷 ,是可以听出来的。”一旁的店员搭话道,“从火烧的痕迹也可以看出来的,不是纯金的一般烧过之后会留有黑色的痕迹。”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除了历来的一些口耳相传的辨别知识外,专业人士还介绍到几个问题,也是需要广大市民留意的。**就是,黄金*饰标识不清、不规范,前文有讲到。第二,“老”银币也有可能是镀银造假品,有案例显示,有市民购买的2011年发行熊猫“老”银币,却被发现并非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足银真品,而是镀银造假品。在珠宝市场更是如此,诸如祖母绿等彩色宝石自称“天然”其实并不靠谱,这一点往往会被国外的市场宰客欺骗。翡翠方面则以次充好,**珠宝标准中,并没有对翡翠的种水、颜色进行严格分类。不少商家都在自行给翡翠“升级”,糯米种冒充芙蓉种,芙蓉种冒充冰种。
 
在另一侧珠宝玉石专柜,记者就几款玉石向店员咨询,普通市民怎样才能购买到纯正的珠宝玉石商品呢?店员向记者表示,“*先当然是认大商家、大*了,一般出了问题也好解决不是。其次是你本身也要具有这方面的知识。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大罗塘,一对母子冒冒失失的闯进一家珠宝批发商店,不问三七二十一,随便买了几款宝石,硬是被老板狠狠宰了一笔。”记者又走访了华润万家南区大卖场的周边玉石*饰商店,这里仍然存在今年“3·15”晚会曝光的一种珠宝商店抽奖套路,记者在现场观察了一会儿,大部分市民还是无视这种被吆喝抽奖的行为,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小青年或中年阿姨前往逗留。
 
总而言之,购买贵金属、珠宝*饰等大额商品,尤其要长个心眼,在专业机构、知名*、专业人士的引领下购买,保留相应的票据,熟知市场行情,这样才能在这方面做到心清气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