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中国的著名侨乡青田多次,对青田的人与石头一向持敬佩之心。我在数年前的一*诗作《青田特产》里,写下这样的诗句:“每一个华侨,都是出国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是不出国的华侨!青田的正反两面,都是这般硬气;青田只有这样两种特产!”
后来听说,“华侨是出国的石头,石头是不出国的华侨”这两句话,成了青田人在各种场合经常引用的“名句”,这不仅使我莞尔失笑,但细想想,这两句话确也不是戏谑之句,有它的道理。
一个盛产剔透晶莹的石头的地方,不仅使这个地域充满了钙质,带来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硬气,也带来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美丽。
石头的美丽造就了人的美丽,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当然,*先,石头的美丽是由石头的艺术造就的。据知,青田石雕发端于距今五千年的“菘泽文化”时期,从石头的远古发现开始,从技艺的心口相传开始,从艺人代表人类与美石的对话开始,一直记录与承载着**精神和审美情趣。数千年来,人们始终对青田石爱不释手,雕琢之,玩赏之,收藏之,甚至当作永不离弃的陪葬品。我们至少在一千八百年前的六朝墓葬中,发现了雕琢精美的青田石“小猪”。
青田石独有的色泽、质地、温润,在青田人手中抽穗发芽地成为了*艺术品,而精心摆弄它的青田艺人也随之抽穗发芽地成为了*的智者与大师。
我每次到青田,基本上都要兴致勃勃地跑一些展馆,对那些灯光照耀下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以及艺术品背后的工艺大师们的想象力与雕功,来一番顿足不已的赞叹与感叹,想着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怎么会在一把雕刀的参与下变得如此美妙,真是不可思议。
青田地处深山,却面对大海,胸怀世界,青田华侨投石问路,成为了“一带一路”的先行者;青田艺人世代践行“匠心精神”,点石成金,彰显大国艺术风采。从这种意义来说,青田乃洞天福地,生于斯,长于斯的青田人,也皆是有福之人。古有刘基,当代,则有陈慕华、章乃器、陈诚等一代名流;而今,我这里又要着重介绍“青田才俊”、政协委员陈勇华。
陈勇华兼备“侨石”两种身份,“华侨是出国的石头,石头是不出国的华侨”这两句话在他身上,可谓应全了。陈勇华少年壮志,投身军旅,创业海外,事业有成,又回报故里,可谓“石中知音”。他对家乡石雕文化产业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并长期付诸行动,一掷千金,藏石万千。
他说,我的梦想不仅仅是收藏,而是愿做一块小小的会唱歌的石头:讲好青田石雕故事、传播好青田声音。
这当然是一种情怀。
所以,他的石雕藏品如今结集,定名《国石瑰宝》并出版,实在是一件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