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连续分享了两篇关于中国式美学钻戒设计的探讨文章。在《探索与鉴赏中国美学钻戒》一文中,南京艺术学院工艺设计学院副院长郑静老师总结道,“中国美学或中国哲学,总体概念就是圆和曲线的哲学”。此外,台湾珠宝艺术学院执行长盧春雄老师在《浅谈中日美学》中指出,“中国艺术探讨具体事物表象背后看不见的真实,讲究「形之外」,重意象,攻心,很大部分是禅学。”
那么,在新的时代审美要求下,如何去实现东方美学的现代表现?针对这个问题,小编今天要分享一篇名为《东方美学的思考》的文章给大家,此文出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饰系主任、教授张荣红老师之手。希望大家能从文中获得有关中国式美学钻戒设计的新灵感或新启发。
东方美学的思考
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饰系主任、教授张荣红
一、什么是美学?
什么是美学?Aesthetic,这是一个近代的概念。它是关于美和艺术的思考。虽然我们在讲西方*饰发展史的课程中,认为希腊年代(古希腊柏拉图以美的共相为研究目的)人们开始了对正规美学的思考,但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到了18世纪(1750年德国人鲍姆加登提出),由康德和黑格尔(19世纪)等人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美学理论和体系。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美学”,也是18世纪才从欧洲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朱光潜曾指出,在此以前,欧洲人只有“美学思想”,只是到了18世纪,在英国人夏夫茨伯里的“审美无功利”和“内在感官”、意大利人维柯的“诗性思维”、英国人休谟的“趣味说”和博克的“崇高论”、法国人巴托的“美的艺术”体系,加上鲍姆加登的“感性学”观念等等各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美学体系。
二、什么是东方美学?
什么是东方美学?这是一个更新的现代的概念。应该是20世纪中叶,一些学者认为现有的美学理论诞生并发育于欧洲土壤,不能包括非西方**(实际上我认为是非欧洲**)的美学思想,提出对应的东方美学概念。它包含了中国、日本、印度等诸多**和**在内的美学思想。这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对于东西方美学的认识,简单理解就是西方美学注重客体的研究,所以都是从抽象性、逻辑性和思辨性去研究美的规律,美的本质------西方人是像研究数学和物理一样研究美学。东方美学则比较关注主体的感受,也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一个认识与理解,所以也有人说东方美学是一种感性的思维,典型的比如我们所说的意象美。什么是意象美?“意”指人的思想,主观的;“象”指物的表象,客观的。“意象”是一种既有呈现于表层的、能够直观的具体有形的形象,又有蕴含着或者暗示需要审美主体自行领悟的无形的景象。这样有实有虚,如镜花水月,空灵飘缈,给主体预留了足够的审美空间,充分体现出“意象”本身所蕴涵的丰富的审美功能和美学价值。
所以西方美学是油画,中国美学则是水墨画。
三、中国美学:充满富有生命特征的意象
为什么是这样的?归根结底,美学是文化的结晶,它必须植根于**的文化土壤。东方**认为“美”源于生命,万物有灵,“美”同时是人与外物和合共生的结果,天人合一。
所以,中国美学中充满了富有生命特征的意象:民俗画中的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莲子、鲤鱼寓意年年有余,古典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象征高雅、坚贞和傲骨。赞美自然与生命,敬畏自然与生命。赋予生命一种气质,一种气势。这些恰恰是我们设计者在寻找主题和形式要素时所关注的。当然,东方**的象征性有多义性,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角度和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