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镶嵌量曾超过国际龙头 番禺被称为“中国的维琴察”(2)

2017-04-20 10:37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新快报 点击:
       中国的“维琴察”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改革开放逐步推进,香港地区出现了产业转移的趋向,再加上全球消费者对珠宝*饰的需求增大,香港珠宝厂商纷纷北上转移落户珠江三角洲,番禺大罗塘地区就是承接境外珠宝产业转移的**站。“番禺珠宝是从做外单起步的,因为黄金具有金融属性,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对贵金属加工控制得比较严,只发了4张牌照给当地,但是远远不够用,后来一个厂牌下可以挂靠多个车间,很多香港企业就是按照这种方法来番禺设厂的,形成 前店后厂 的格局。”中国珠宝玉石*饰行业协会副会长黎志伟介绍道,“跟国际上百年老店不同,在 三来一补 的生产模式下番禺珠宝形成了集群效应,传统珠宝加工都是学徒制,一个人要把所有的工序都学会,而番禺充分发挥劳动工的优势,实行分工,大大提高了效率。百年老店一个月可能只能生产十件八件的,番禺一个月一下子就能交出几百件产品,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一时间,番禺珠宝镶嵌量曾一举超过世界珠宝业的龙头老大——意大利的维琴察,所以那时候也喊出一个口号来,番禺是中国的 维琴察 。”
 
       黎志伟说番禺地区珠宝加工规模化和流程化生产的优势很快就显现出来,据说在一次珠宝展上,一个日本珠宝商人对一个珠宝工厂有上千工人非常疑惑不解,觉得不可能,他做了一辈子的珠宝,还从来没见过,但是等他真正来到番禺实地参观后才相信。六福、周大福、谢瑞麟等知名*纷纷在番禺建厂,同时港澳和欧美等地区一批**的设计师也来到这里,培养了一批本地珠宝设计师。番禺珠宝直接接轨国际,不论产品质量还是款式设计都与国际市场零对接,与比利时驻华钻石委员会、HRD、美国GIA、迪拜DIL等多个机构形成国际战略合作伙伴。一般情况下,设计师会去参加米兰、美国等地的时装发布会,紧跟国际潮流预测明年的珠宝*饰款式,曾为刘德华、周杰伦、林志玲、董璇、吴尊等多位国内外影视明星策划设计专属定制系列主题珠宝*饰作品,位于大罗塘的一家珠宝*饰公司**设计制作了2015年度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广东赛区钻石后冠。
 
       目前,该地区从事珠宝*饰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商户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从原料销售、生产工具制造销售、技术工人培训、设计研发、生产、半成品和成品销售到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会展服务等环节,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出口为主兼顾国内市场,在国内*屈一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