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饰遇到智能 “情感体验”前途光明

2017-02-25 19:27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当*饰遇到智能,其中就增加了来电提醒、计步、蓝牙连接等可穿戴设备具备的功能。*重要的是,智能+*饰的变革彰显了珠宝之中所传达的“情感体验”,智能*饰市场可谓前途光明。

 
然而,由于电子集成原件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消费者习惯等问题,智能*饰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天花板,真正融入到消费级市场尚需时日。而在下一阶段,可穿戴设备*饰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折中之策”。
 
智能*饰“蓝海”|“情感体验”前途光明
 
智能珠宝,即是将珠宝与智能芯片结合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由来已久,其思想与雏形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标准化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也渐趋多样化,在军事、医疗、工业、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显现出研究及应用价值。
 
其中,珠宝的智能化成为近几年可穿戴设备的风口,各大珠宝*商纷纷组建或收购技术团队,投入“互联网+珠宝”的蓝海并抢占市场。
就珠宝本身来说,分为时尚珠宝、高级珠宝、艺术珠宝等领域。从数据及市场情况来看,以收藏为主的传统珠宝销量连年下跌,中国*甚。如今,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消费观念越来越和世界接轨,已经认识到珠宝属于配饰的一种,对珠宝的消费是为了凸显自身的个性与时尚。
 
智能珠宝隶属于时尚珠宝品类,这部分销售额的增长在全球范围内速度*快。这一领域一旦挖掘出更多的时尚基因,则前途不可限量。而科技的介入则能够将新功能源源不断地内置于珠宝之中,能够**限度地满足这一诉求。
 
如今,已经有不少珠宝*开始进军这一市场。例如2015年10月totwoo时尚智能珠宝在米兰*发之后,获得了很好的反馈。2016年推出的Siren Ring智能戒指则能够保护女性,在遇到危险时,只需转动戒指,就能够发出刺耳的声音起到吓退不法之徒的作用。
 
珠宝*饰作为古老的事物已存在了很久,除了装饰作用之外,佩戴者更多地是想要通过装饰品表达情感以及传递精神。基于安全需求,古人会佩戴饰品求得庇佑;基于信仰需求,人们会佩戴珠宝表达信仰;基于被爱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会通过馈赠*饰建立情感联系…这样的需求不胜枚举,而智能*饰则更好地满足了此种需求。
 
科技与珠宝结合,能够丰富珠宝的美感,给佩戴的人一种新鲜而美妙的情感体验。亲人、爱人或者社群之间的情感互动,都可以通过智能*饰得到更好的发挥。
 
比如智能*饰可以被点亮,爱人之间想念的时候,佩戴的饰品会震动发光,这绝对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审美、象征以及情感互动都很好地融合在智能*饰中,充分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给人以深刻美好的情感体验,这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可穿戴设备*饰化或是“折中之策”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智能*饰的进一步发展将面临诸多阻碍。
 
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子元件的集成性尚达不到要求。比如,为了让珠宝闪烁,满足情感诉求,很可能要装主板、LED、电池、传感器等原件。此外,如今电子设备上的续航能力众所周知,电池技术也是不小的问题。
 
因此,智能*饰需要等待技术的进步,并随之不断改进,就目前电子元件集成性的水准来看,只能制造出奢侈版的移动穿戴设备而非真正的智能*饰。
 
从市场角度来看,目前智能*饰功能比较单一。许多功能与可穿戴设备一样局限在手机提醒和健康层面,这导致其很容易被手机替代。此外,智能化并非珠宝的方向,尤其是在中国,受消费理念限制,智能化的功能性增强而**性被弱化,这对于开发智能珠宝潜在的消费者会产生负面影响。
 
女性是珠宝*饰主要的消费群体,珠宝*饰的智能化势必增加电子元件,女性对此一般不具备强烈的敏感性,对其价值的认可度不高。就体量和功能方面而言,只有当智能*饰兼具小巧外形及智能手机之外的功能时,才可能引起女性的兴趣,以当下的技术水平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对这一领域的理解程度及消费习惯尚未成型。先不说智能*饰,就连可穿戴设备在消费级市场的情况也不算乐观。
 
对于珠宝和智能终端,中国消费者尚未形成正确的理解。二者的“混搭组合”属于小众风格,短期内难以走进中国消费级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反而是健康穿戴设备比较实际。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独立性将逐渐被弱化,技术将隐藏于日常的穿戴用品背后。智能*饰正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因而市场极大。但由于电子集成原件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消费者习惯等问题,智能*饰的发展面临着天花板。
 
因此,采取一个折中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可穿戴设备*饰化是不错的方法。目前,Ringly、Misfit Shine、Cuff都在将可穿戴设备*饰化,比如Ringly智能戒指、Misfit Shine智能手环等。
 
可穿戴设备*饰化或成"折中之策"
 
可以说,智能*饰既保留了传统珠宝的价值性与装饰性,同时又为*饰增添了科技与情感属性,未来市场十分广阔,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问题。需要通过功能和服务占领市场,并以可穿戴设备*饰化作为进入“蓝海”的折中之策,为智能*饰打入消费级市场做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