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珠宝网之每日新闻:拾文化“珍珠”串魅力“项链” ———淮安市淮安区发展文化旅游带来的启示。
金秋时节,台湾凤凰旅行社导游徐佳宜带着百人旅行团走进千年古镇河下,踏着青石板的路面,在古色古香的小巷中流连忘返,游客们连连感叹,“感觉像是在穿越”。随着淮安区在台湾荧屏的频频亮相,“淮安文化游”在台湾呈井喷之势。
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游千年古城,品漕运文化,尝淮扬美食,赏水乡风情,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令淮安区成为游客心目中理想的旅游目的地。走进中国漕运博物馆,当“一个**行走在水上的传奇”通过高科技的声、光、电及大量史料、文物、图片,震撼地呈现在游客眼前时,众人无不啧啧称奇。
近年来,该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陆续投入几十亿元精心打造了40多个文化旅游精品景点,与中国漕运博物馆同处淮安古城中轴线的淮安府署,都成为精品力作。这座有着640余年历史的古代官衙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曾一度被用作工厂的仓库。为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区先后投入2.8亿元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修复不是一味地简单垒砌,而要力求一砖一瓦都遵循历史,让古城记忆复活。”淮安区文化旅游开发区主任胥骏说。今年8月,随着三期工程军捕厅的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明清时期江苏**大府重现当年雄姿。
位于古运河畔的河下,是苏北保存*完好、可与许多江南古镇媲美的千年古镇。近年来,该区投入10多亿元先后打造了“一河、两街、五景”,实施了一项项“复原”修缮工程。在**长的古石板老街上,古文楼、吴鞠通中医馆等一个个建筑尽显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古朴。古镇北入口承恩坊,错落伫立着几十栋仿古建筑,古色古香的临河水街纵横交错,形成了观光、休闲、购物、餐饮等六大特色业态。淮安区对河下的打磨并未止步,该区还邀请设计大家阮仪三、吴肇钊教授领衔编制萧湖及河下古镇景区规划设计,着力将河下打造成古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经典景区和**5A级旅游景区。
6000多年的文明史,2100多年的建城史,各类文保单位近百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这里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祠堂、古民居会馆等历史遗存遍布全城,素有“一城胜迹半城湖”之称。近几年来,该区大力实施旅游强区战略,成功创建4个**4A级和1个**3A级景区,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景点。
“这些景点好比一颗颗珍珠,只有把它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夺目的项链”。淮安区旅游局局长郑冬萍介绍说,该区通过“红”、“古”、“绿”三色线串起一个个景点,形成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为核心,涵盖华中分局纪念馆、新安旅游行团纪念馆、车桥战役纪念馆的红色旅游;以中国漕运博物馆、河下古镇、淮安府署为核心,涵盖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历史人文景点的古色旅游;以古运河和白马湖为核心的绿色生态旅游等景观集群。
与此同时,该区精心推出了淮安区红色缅怀之旅、淮扬美食文化之旅、名人故里寻踪之旅、历史文化体验之旅、亲水休闲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以来,该区旅游接待人数达4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越编越长的“金线”,使得淮安区的文化旅游“项链”越发璀璨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