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交易商的招聘热潮推高薪酬,因为金价飙升

2025-10-30 09:17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

随着对黄金的兴趣飙升,交易商、对冲基金和银行正在大规模招聘专业黄金交易员,这导致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利基市场的人才争夺战,从而推高了薪酬待遇。

 
据了解情况的人士称,主要商品交易商 Trafigura Group 和 Gunvor Group 今年已招聘了贵金属交易员团队,而竞争对手 IXM 和 Mercuria Energy Group Ltd.也在该领域寻求招聘。猎头和行业高管表示,众多对冲基金、银行和工业公司(如精炼商)也正试图进入贵金属市场或扩大其团队。
 
尽管黄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市场,在主要交易中心伦敦,每周都有相当于数百亿美元的交易额在此进行,但它传统上一直由少数几家银行(如摩根大通公司、汇丰控股和瑞士信贷集团)主导,这些银行依靠精简的交易员团队运作。随着今年价格飙升,新进入该领域的市场参与者只能依赖一小部分经验丰富的交易员。
 
“贵金属交易员正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Aurex 集团大宗商品猎头 Alex Kerr 表示。“现在不只是银行,对冲基金和交易公司都在寻找贵金属交易员或投资组合经理。”
 
人才争夺战是贵金属行业最大年度聚会——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会议的热门话题,该会议于本周在日本京都开始。
 
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首席执行官 Ruth Crowell 在周一的会议上表示:“多年来,贵金属一直被视为边缘产业。但我认为,鉴于交易、客户兴趣和参与度的增长,确实有一种主流的感觉,可能开启新篇章。”
 
除了价格飙升,今年贵金属市场还带来了各种盈利机会——从年初一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套利交易将大量金属引入美国,到本月伦敦市场正经历的银价紧缩。
 
2025 年***季度,12 家主要银行从贵金属交易中共同赚取了 5 亿美元,这是 Crisil Coalition Greenwich 整理的十年数据中第二高的数字。市场情报公司的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大约是过去十年每个季度平均收益的两倍。
 
然而,多年来,许多银行交易台相对忽视贵金属交易领域,导致理解贵金属价格宏观因素以及金属储存和运输实际操作的交易员和销售人员人才库严重流失。
 
专注于商品领域的猎头公司 HC Group 的 Nicholas Snoek 表示:“人才库非常小,市场非常狭窄。由于近年来许多人才退休,而毕业生更专注于技术岗位,实物贵金属交易员更加稀缺。”
 
过去,贵金属交易员在选择银行时数量相对较少,但现在他们正受到实体交易公司和对冲基金的青睐——这些公司也愿意支付更高的薪酬。据 Aurex 的 Kerr 介绍,现在在实体交易公司工作的黄金交易员可以获得比在银行工作时高出两到三倍的奖金。
 
“这是贵金属交易员首次真正像其他商品交易员一样获得报酬,”他说。
 
像 Trafigura 和 IXM 这样的实体交易公司通常已经通过其铜、铅和锌矿石(即精矿)的活动来交易一些黄金和白银。但招聘专业交易员的做法标志着业务扩张,Trafigura 今年早些时候就招聘了三名贵金属交易员。
 
Gunvor 正从金、黄铜矿精矿到精炼金条,开发完整的价值链,一位来自这家传统上专注于能源但现正扩展至金属领域的贸易商表示。该发言人称,该公司最近聘请了曾在 Marex Group Plc 和 Macquarie Group Ltd.工作的 Mark Devine,并从 ICBC Standard Bank Plc、Anglo American Plc 和 StoneX Group Inc.聘请了其他交易员。
 
除了交易商的需求外,对冲基金、精炼商、经纪商和银行也在招聘贵金属交易员,导致高级和初级职位的巨大人员流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加坡银行 DBS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华侨银行是寻求招聘贵金属交易员的公司之一,而法国的兴业银行也一直在计划扩大其贵金属业务。
 
华侨银行发言人确认该行计划招聘贵金属人才,而 DBS 发言人表示该行业“客户需求强劲”。兴业银行发言人拒绝评论。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人员流动,”日本黄金市场协会主席、行业资深人士 Bruce Ikemizu 表示。“真正有经验的人并不多;我们这里没有年轻一代进入这个行业。”
 
(By Jack Ryan, Yihui Xie and Jack Farchy)
 
资料来源:mining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