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的*?印度看上培育钻石,要与中国PK抢市场! 近期,印度总理莫迪访美向拜登及其夫人赠送了一系列礼物,而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颗重达7.5克拉的绿钻。这颗闪耀夺目的宝石并非普通的天然钻石,而是印度精心培育的绿钻。莫迪显然是在为自家国内的培育钻石产业代言,而他这一举动更是揭示了培育钻石替代天然钻石背后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这次赠礼无疑显示出莫迪渴望打开美国市场,并且他深谙培育钻石的吸引力。
莫迪赴美会见拜登,为印度的培育钻石站台,背后的商业诉求不言而喻。印度,这个人口众多但整体贫困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对钻石有着巨大的需求。然而,由于天然钻石的奢华形象,许多印度人望而却步。而培育钻石则以其低廉的价格更容易打开国内市场。同时,美国是培育钻石的*大消费市场。今年6月2日,我国50多家企业组团赶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JCK Show珠宝展,希望密切关注订单的机会。
![]() 莫迪此次访美无疑是为了帮助印度的培育钻石制造商。中印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已经开始。从目前对天然钻石的冲击来看,未来其市场空间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小。培育钻石取而代之可能是大势所趋,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我国目前是培育钻石的*生产国,占全球产能的50%,但我们不能忽视印度。印度在"抛光"方面具有优势,全球90%的钻石(无论是天然还是培育)都在印度完成。2022年,印度培育的钻石珠宝零售市场规模超过2.5亿美元,未来十年有望翻番,年均增长率接近15%。
如今,印度和中国都在争夺培育钻石市场。印度的"抛光"工艺和庞大的市场潜力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培育钻石的崛起已经改变了钻石行业的格局。谁能抓住这一机遇并与印度展开合作,谁就有可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地位。
莫迪看重培育钻石的潜力,希望借此让印度取代中国,成为培育钻石的全球领导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开始全力支持印度,甚至有些大公司将生产线迁移到了印度,用印度来平衡中国的地位。印度可不是好惹的,有这么多优势在手,它左右逢源,各种便宜都能占到。
![]() 培育钻石虽然价格不高,但零售利润却高达60%,而天然钻石的零售利润只有34%。这意味着培育钻石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钻石生产的成本主要在于“切割”和“抛光”,而这部分劳动力成本在印度明显更低廉。
此外,印度的造钻技术也非常出色。莫迪向拜登夫人赠送的7.5克拉绿色培育钻石就是由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利用高压高温技术在实验室中培育的。通过这种方法,碳原子能在极端条件下结晶成钻石,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影响。
印度不容小觑,它正在以其技术实力和低成本优势迅速崛起,蓄势待发,准备在培育钻石产业中一统天下。
2021年,中国毛坯培育钻石销量达到了140万克拉,市场渗透率高达6.7%。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毛坯培育钻石销量将达到400万克拉,渗透率将达到13.8%。随着培育钻的发展,钻石产业迎来了新的增长点。培育钻石作为钻石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不仅自身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还催生了众多以培育钻石为原材料的钻石零售商家。
![]() 河南的珠宝镶嵌制作专家董万隆《环球时报》记者,河南的培育钻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许多人已经开始自己开厂生产培育钻石。此外,中国在钻石切割领域也非常成熟。董万隆说道:“国内目前的切割工艺在国际上处于顶尖水平。在河南,我们完全可以高标准地实现培育钻石的生产、设计、切割等全产业链条。”近几年,许多同行已经转向设计和镶嵌培育钻石,每个月都能卖出几百件1克拉以上的培育钻产品,利润可观。
董万隆表示,尽管国内培育钻石的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但中国的培育钻石零售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向欧美出口培育钻石产品。
在培育钻石需求高涨的背景下,印度作为钻石加工大国也看准了培育钻石市场。印度总理莫迪在*近访问美国时向“*夫人”吉尔·拜登送了一颗重达7.5克拉的培育钻石,显然是为了推动印度的培育钻石市场。
据印度“News18”新闻网报道,中国目前是全球培育钻石生产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不同于中国厂商广泛使用的高温高压法,印度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而莫迪赠送给吉尔·拜登的这颗钻石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
从去年开始,印度积极扶持培育钻石产业,计划将印度培育钻石产值在全球的占比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25年的30%。印度的古吉拉特邦被誉为“钻石之城”,是全球知名的钻石切割打磨加工中心。这里的100多万工人加工着全球65%的钻石。莫迪赠送给美国“*夫人”的培育钻石将进一步点燃市场对培育钻石的热情。印度*的培育钻石生产商“金德姆国际”透露,培育钻石的利润几乎是天然钻石的两倍,因此许多*投资公司都在试水培育钻石行业。
随着培育钻石时代的来临,中国将面临着一个来自印度的强大对手。他们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技术以及受益于美国等国国际支持的优势,这一切都有助于印度在这个领域中与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在未来的培育钻石领域,中国和印度谁才是*,只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