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公园式”商场火了。 在佛山,王府井紫薇港、顺联公园里、顺德欢乐海岸PLUS等一批“公园式”商场在社交平台上热度持续攀升,线下人气同样火爆。
当传统商场还在为客流量焦虑,“公园式”商场为何能够成为“流量王”?
商业形态变化的背后是消费群体和消费理念的更迭,也是城市消费能级的一次跃升。火爆的“公园式”商场,给佛山商业带来什么启示?
![]() “公园式”商场与传统商场有何不同?最直观的是“视觉冲击”。
传统商场是钢筋水泥“盒子”——整齐的货架、标准化的中庭、单调的玻璃幕墙,空间设计围绕高效购物展开。
“公园式”商场则是“会呼吸的生态体”,将绿植、水景、艺术装置“装”进商场里,甚至是构建沿湖生态栈道、智慧跑道、宠物乐园,形成“商业即公园、公园即生活”的“第三生活空间”。
譬如位于禅桂交界的顺联公园里。商场门口用树形艺术装置替代了常规的立柱,并将繁茂的绿植嵌入商业建筑,在天台花园、主题IP、光影街区、天桥走道、车场、墙面等空间装饰了超百种绿植。
![]() 顺联公园里商场门口用树形艺术装置替代了常规的立柱。 萧皓隆 摄
说它是个商场,其实更像个公园。跟大部分的全封闭式商场不同,顺联公园里采用“BOX+街区”的半开放空间设计,打破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身处商场也能实现35%的自然光照射。
更深层次的差异在于,模式的创新。传统商场是目的性消费终端,用最短路径完成商品交付,消费者买完即走;“公园式”商场是通过场景留客创造消费增量,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社交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让消费者进行多维度的消费体验。
生态是一张牌;人文是另外一张牌。“公园式”商场不仅是商业形态的升级,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
顺德欢乐海岸PLUS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既是购物中心,也是亲子游乐空间,还是在地文化的传播空间。商业街区与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无缝衔接,开放式设计搭配水系景观,市民游客可以实现购物与吃美食赏美景同步进行。
文章来源:南方Plus,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