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这家开了18年的老店和厦门市民说再见了!导报记者昨日获悉,永辉超市祥和店已于3月1日关店退市。 老店关门令不少人唏嘘不已。其实,不止祥和店、不止永辉超市,近年来传统商超闭店歇业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对未来转型升级的探索也更加扑朔迷离。
永辉超市在厦只剩7家
近日,一则永辉超市祥和店的“停业公告”,让福建本土超市永辉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根据停业公告,这家在厦门思明区经营了18年的老牌超市于本月1日正式挥别厦门消费者。而关店前两天,全场清仓低至2折的活动,算是最后的“分手礼物”了。
公开信息显示,永辉厦门思明祥和店于2007年1月11日开业,是永辉超市入驻厦门的第二家门店。目前,厦门还有7家永辉超市在正常营业,其中多数分布于厦门岛外。
其实,永辉收缩门店的行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永辉超市官网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1日,永辉超市门店数量为776家。而在永辉超市2023年财报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永辉超市在全国29个省市门店共计1000家。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4个月里,永辉关闭了200多家门店,平均每个工作日关闭一家店。
如果跟2019年永辉超市1440家门店相比,闭店数量则已累计超50%。
尽管永辉超市大刀阔斧地收缩门店,但业绩的压力依然巨大。永辉超市公告显示,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粗略计算,从2021年至今,永辉超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接近负的100亿元。
传统商超转型前路漫漫
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永辉超市也在尝试转型和调改。去年5月,胖东来对永辉超市展开帮扶。公众号“永辉同道”内容显示,永辉超市已在全国18个城市调改完成41家门店。日前,永辉超市发布乙巳蛇年首批20家调改门店名单,并透露年中调改门店数量将突破100家。
但是,调改就能自救吗?
在过去几年里,传统商超纷纷启动改革转型,比如永辉推出“永辉生活”APP,并与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还尝试小型社区店模式,但是线上业务投入巨大,短期内难以盈利,且社区店模式需要精细化运营,部分门店因选址不当或运营不善关闭。
另一福建本土品牌新华都超市,通过数字化改造,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库存周转效率,也曾尝试“超市+餐饮”模式,但无奈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部分门店因转型效果不显著而关闭。
再看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推出山姆会员店,吸引了中高端消费群体,也创造了沃尔玛的重要增长点。但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会员店模式对选址和商品供应链要求较高,难以快速复制的难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永辉超市为代表的传统商超,商业模式是最大的问题所在,而商业模式创新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消费趋势,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许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而是集购物、体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会成为传统商超的未来。
![]() 文字来源:海峡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