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 现场寥寥数语,背后有着万语千言。
其语境,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年来,几乎每一次他讲到创新驱动,一定会讲到人才。
二者有何关系?“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其场合,是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上海,中国对外开放重要口岸,中国*早接受外来文化、技术的地方,是汇聚各界翘楚的人才高地。
记得亚信峰会后,习近平就在那主持召开了一场外国专家座谈会,释放的信息简直爆棚,也成为洞悉当今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
笔者翻出10个月前的现场记录。**摘录(并非全文)习近平在上海外国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汁原味,读来酣畅淋漓:
一篇信息量超大的讲话——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
中华**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强调治国之要*在用人。古人讲,尚贤者政之本,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当今,聚才用才应该包括国内国际,就是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一个**没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胸怀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对外开放,必须*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人的对外开放对推进一个**的对外开放具有基础性作用。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
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我们已经到了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任何一个**的自主创新,都不可能脱离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任何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都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面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复杂形势,面对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各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寻求解决之道。要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安全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分享借鉴彼此有益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碰撞明显加深、加快。古诗经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不同**的文化,犹如他山之石,亦如他山之玉。不同**、不同**、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好比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色组合之中,新的画面和景色就会出现。
文明交流互鉴,*先是人的交流互鉴。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有利于我们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辩证法。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一个**、一个**都需要学习别的**、别的**的**文明成果。我看,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融、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方针。
中国将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育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我们将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
各位外国专家把中国作为第二故乡,我们把大家视作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希望各位外国专家继续关心、支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中国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你们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认识。
你们对中国发展的见解、辨析、意见,甚至不留情面的批评,有利于我们正视自身问题、解决面临难题。正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