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圳,**的好处是机会多。”这是当年我找工作时,朋友劝我的一句话。 到深圳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坐公交从东边的南山区赶到西边的福田区。看汽车穿行在深南大道,两旁的摩天大楼和企业总部鳞次栉比,我会在心底生出一些孤独感,但更多的时候是想要努力在这里扎根下去的冲动,这种冲动来自我对这个城市底层价值观的深刻认同。
我家租住在南山科技园北边的一个老旧小区,有时候下班早,我习惯在科技园的大冲站先下车,然后步行三四公里回家。一路上,你会碰到很多行色匆匆的人,他们可能是刚从中兴总部大楼办公室出来的技术员,可能是深圳大学出来实习的学生,可能是腾讯公司正要出差的产品经理,也可能是刚刚来深圳找工作,还没有找到落脚点的“深圳人”。
从这些迎面走来的人们身上,你分明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紧张节奏下充盈的活力,他们脸上的表情和涌现的情绪可能各有不同,但却拥有一种共性气质,那就是“年轻”。
毫无疑问,不论是从城市历史、人口结构还是精神气质,深圳都堪称是全中国*“年轻”的城市,这一直是深圳经济飞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到2016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就成立36周年了,人到36岁就要考虑“四十不惑”的问题,而36岁的深圳,似乎也要考虑同样的问题。
简单说来,深圳自诞生之初到现在,城市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感召下,深圳快速地完成了初级工业化,代工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定位,确定了深圳改革开放标杆的地位;而本世纪初,在吃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波红利之后,深圳又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以释放创新空间和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的方式,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这才奠定了当下深圳转型标兵的基础。
但2015年以来,深圳似乎再次走到一个岔路口,各种生产要素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提高,正在蚕食这个城市年轻人的活力,这不仅仅是年轻人在深圳买不起房的问题,而是深圳如何对看待来深圳谋生的人的问题,是深圳如何给自己定位的问题。
深圳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对外乡人有着**的包容性,这也一直是深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有一股力量,想要在这种包容性之上树一道门槛,来区分谁是受欢迎的,谁是不受欢迎的,所有深圳人都应该明白,这其实是在破坏你所热爱的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