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领域就业吸纳能力

2015-03-19 15:13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3月11日,北京国际饭店三楼,福利保障界别小组讨论会议室里,《公益时报》记者见到了郭长江,这是他第八次作为*政协委员参加*“两会”并递交提案。会上郭长江与委员们积极发言献策,会后他与记者聊起了自己今年的提案。

 

  作为*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今年共提交了五个提案:《关于提高公益慈善领域就业吸纳能力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关于修订适应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新形势的建议》、《关于遗体捐献工作立法的建议》、《关于加快解决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参照享受*劳模待遇问题的建议》。其中,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参照享受*劳模待遇问题,已经是郭长江第三次提出。

 

  郭长江表示,南丁格尔奖作为一项国际奖项,只有奖章而没有奖金,只有荣誉而没有待遇。目前我国护理工作者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如能解决*劳模待遇,对改善其生活水平可起到一定作用,从而体现**对护理事业和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怀。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郭长江*次对公益慈善领域吸引人才、增加就业率问题提出建议。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各类公益慈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2014年,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总量增长至54万个,较2009年增长了25.4%。公益组织不仅承担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职能,也成为就业新途径、新领域。但是,郭长江认为,当下我国公益领域对就业的拉动和吸纳能力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郭长江认为主要有三点。**,社会认知度差,从业者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一方面,把公益慈善简单理解为“学雷锋、做好事”,不需要专业运作、专业人才,更不是一种职业。另一方面,认为公益慈善虽然很高尚,但毕竟是边缘行业,身份认同差。

 

  第二,行政成本约束人才储备,阻碍公益行业专业化进程。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公益运作同样需要成本,对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合理收入接受度不足,对从捐款中提取管理费比较敏感甚至过于苛求,难以接受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竞争性薪酬设置,要求公益组织零成本运作的观念仍在公众舆论中时有出现。

 

  第三,职业化进程缓慢,业态涵养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益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比例不高,人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与公益组织发展需要脱节。这也导致我国公益组织差异化不足,低水平重复项目和机构大量存在,业态发展整体处于粗放式野蛮生长态势。

 

  对此,郭长江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民政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公益组织就业引导政策,增加公益领域的就业总体容量;修订公益慈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加强监管和激励发展两个层面出发,提升公益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增强行业人才吸引力;加强公益理念和慈善文化传播,营造有利于公益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显著提升公益领域对我国就业的贡献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