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大学生求职的那点事

1970-01-01 08:00 作者:KF6 文章来源: 点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也就越来越多,而找工作却成了一个普遍头疼的事:好岗位少、牛人多、人脉有限等等原因,当然也不排除自身原因:眼光高、社会经验不足等,导致让很多大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危机。不过这种情况之下,还是有很多人出奇招,以求突围而出。以下是通过各渠道收集到的大学生求职的个种方法

       花钱让工作来找你

       近日,重庆工商大计算机学院毕业生小琴,拿出500元在网上悬赏求职。从一些求职网站上你会看到,花钱让工作来找你已不是新鲜事了,甚至还有花几万元悬赏的。

       小琴今年7月毕业,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除了参加各种招聘会,她还在各大求职网站投了简历。无意中,她发现几个求职网站很特殊,“悬赏求职、揭榜赚钱。”求职者将自己需要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全盘托出,然后抛出赏金,等能人接招,让工作找你。

       一些求职者的赏金高得出奇,比如有1万元求文职工作的,有8万元求解决编制问题的。由此,一些“职客”(又叫“职场经纪人”或“求职顾问”)应运而生:他们每介绍成一份工作,**能从网站领到求职者悬赏金的50%。而据了解,兼职的职客,相当一部分为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猎头等。为保证“职客”利益和网站公信力,在求职前,求职者需将悬赏金打给网站作为成功求职后的支付保证。

      时代赋予了人们求变的思维,如今找工作也可以反着来,在网上悬赏让工作来找你。这里要提醒各位毕业生小心陷阱,以免上当受骗。

    大学生先出书后求职

       现在,“出书”已不是一个新鲜词,但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出书热潮”却成了很多人关注的一个新话题。

       不久前,鲁东大学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李静陷入一个“幸福的烦恼”,面对刚刚收到的三个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她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单位签约。

       李静会受到这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还得从她的一本个人著作说起。大学四年间,李静在各级社会媒体发表了200多篇文章,近20万字,为了在求职时便于介绍自己,她把这些作品收集起来,整理成作品集《行走之旅》,成为一份**的“求知推荐书”。

       原来鲁东大学有不少出过书的同学都会带上自己的书前往相关单位联系工作,而且效果不错。

       出书的背后是大学生怎样的厚积薄发?李静能够出书是因她多年来进行文字创作的热情,是大学四年在各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的积累。没有坚实的基础,怎能成就如此耀眼的成绩?

       身处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展现自己的才能。拿着自己的书出去求职肯定能得到较高的“印象分”,如果大学生的精力允许,可以多尝试写书、出书,这也是一种人生积累。

      不再执着进外企

       能够进外企,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随着本土企业的崛起,外企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打破,学生求职的外企情结正在逐渐瓦解。

      本土企业特别是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运营模式、企业管理、发展思路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变得更加的国际化,能够给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薪酬福利、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实力等方面日益?高,雇主*形象方面大大提升。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以80、90后为主体,薪酬、福利不是他们选择工作的**原因,他们重视企业文化,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所以一旦企业所推崇的价值观与他们的理想相契合,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

        大学生回头套读中专

        中专生套读大学文凭可谓司空见惯,但在校大学生套读中专却较鲜见。朱得云来自湖南的一所高职学院,学的是软件开发专业,今年读大三。按照学校课程安排,大三这一年,学生主要以实习和做毕业论文为主。刚放暑假时,朱得云就在发愁以后找工作的事情,他了解到武汉铁路桥梁学校近年来就业形势看好,不少毕业生进的都是国有大型企业。“我何不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去读中专,学点技能,好找份稳定的工作?”朱得云当即让武汉的亲戚给自己预定了一个名额。

        如今大学生不再自认是天之骄子,肯放下身段,回头学技能,不得不说是心态与实力的双重修炼。

        如今,在招聘会上塞满了求职的人们,在HR的邮箱里塞满了求职的信件,导致太多大学生会想办法寻找更多的出路。以上招术不管如何选择,都需有敢于走非寻常路的勇气,当然这条路要奇而不怪,要懂得分辨真假,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为好。

       社会的发展也是人才的发展,这是必然的,人才发展得越激烈竞争也就越激烈,为能更好的生存就是加强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