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在黄金礼品领域,金龙黄金*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素有“黄金礼品专家”、“摆件大王”之称。2005年金龙生产的郑和七宝宝船,被胡锦涛总书记送给连战作为两岸友好的轩礼;2008年金龙制造的奥运“金银”鸟巢结缘奥运礼品……每一项殊荣都可载入珠宝史册,金龙能取得如此不菲成绩,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就请倾听金龙黄金戴伟荣副总经理为我们一一解谜吧……
采访对象:戴伟荣 金龙黄金副总经理
采访地点:戴总办公室
采访时间:2010年7月20日上午
关键是品质,并且我们一直在追求创新
记者:戴总,你好!我们注意到金龙*近频频打出对外合作强强联手的牌,比如前段时间与爱迪尔的合作,*近又与香港欧特尔联手。这一系列的动作,基于怎么样的出发点呢?
戴总:这个主要基于资源共享的原则,避免重复的渠道建设,有效地提高渠道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比如说,客户既需要黄金又需要镶嵌,而我们只做黄金不做镶嵌,或者合作方只做镶嵌没有做黄金饰品,这样双方就可以共享客户资源,我们的合作既不会起冲突,又能有效利用客户资源,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目的。
记者:在今年5月份世界黄金协会举办的唯有金订货会,金龙赚了个大丰收。赢得此次订单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
戴总:呵呵,我们回来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关键是品质,我们产品的质量过硬,并且我们一直追求创新,注重新品研发的力量,沉淀自己*的烙印,所以我们才会赢得客户的信赖。

背后的付出和准备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记者:说到创新,金龙的确是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时是每一个季度甚至是每一个月都有新品出。你们在追求创新之际,不断推出新产品,是否担心消费者会审美疲劳。在经销商那造成新产品库存积压,伤害到产品的推广和市场渠道建设?
戴总:其实并不是像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以为我们每一个季度甚至每一个月推出新品,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在市场方面的接受度,是否因为时间的仓促而导致产品的不成熟。实际上,我们每个新产品的推出,在前期起码会有半年以上的产品研发时间去准备。并且我们的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是同步进行的。比如,*近推出的DIY系列,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三个月,我们就在各大媒体造势宣传,同时对我们所有的客户做新品推出的信息传递。况且这样一个工厂,当然需要品质的保证和各种丰富款式的支撑,我们有精品、新品、普货、摆件,其实我们在细化管理这方面做得很到位,每一块都有其严格的考核标准,以绝对保证它的品质。同时每推出的系列新品,我们都会做有重点有主次的宣传,别人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表象,而背后的付出和准备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终的效果可以从它的市场和影响力来得到验证。
未来的竞争不是靠打价格战,而是在附加值上有自己的特色
记者:我们知道黄金不像翡翠,翡翠因为是大自然的垄断让其**。但是黄金饰品一上市,就很容易被复制被模仿,在这个问题上你们是如何避免的?
戴总:其实,这个行业在工艺方面,大家遇到的瓶颈并不是很高。现在我们都在讲,同质化现象和差异化目标。如果差异化仅仅是从款式上来区分的话,其实意义并不大,人家还是很容易模仿。所以金龙从去年开始,就着眼于开发有文化内涵、有故事主题并且具有后续衍生性的系列产品,作为金龙以后在市场上的主打产品。未来的竞争不是靠低价格来控制市场,而是在附加值上特别是文化附加值上具有自己的?色,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我们希望金龙的主打系列产品可以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形象。我们都是做批发,要是打价格战的话,大家会做得很辛苦。但是在终端客户那里,我们得到的信息回馈是,消费者要花几千块来买你的产品,消费者不会在乎你的工费多几十块,所以关键是看你这个产品的性价比。
记者:黄金饰品在工艺这块,并不像字画等其他的艺术品,让消费者因为它的工艺做得好来当艺术品收藏,很多时候黄金饰品在消费者那依旧只是硬通货的抵制品。
戴总:当然我们目前还不能把黄金饰品定位为具有高投资价值的艺术品,但是我们还是要将黄金饰品分为两块,工艺本身的提升这块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第二块是对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挖掘。我们*终的商品是通过终端平台去销售,那么在这个销售的过程中,如果说具有文化内涵、文化题材、主题故事,包括包装(这个包装不仅是指商品包装,而且也包括文化包装)的产品,显然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尽管,还不可能与其他艺术品一样一下拉开档次,但是起码可以有效地提升黄金饰品的价值,增加它的利润。当然我们还不能一步把一个货币等值品一下拉到一个艺术品的高度,黄金饰品要按"件"来购买,摆脱按"克"来计算的制约,这是需要我们一步步需要去做的。其实它现在正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可能也是一个变革的阶段。未来,我们将利用黄金和其他材质进行组合,赋予高附加值和高价值的品味,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黄金饰品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当然不是我们金龙就可以引领可以决定的,但是我们金龙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尝试,比如前两年金龙推出的《春天的故事》音乐盒,就是一个具有高价值的礼品,还是有客户非常欣赏它的新意。把黄金饰品逐渐作为单独艺术品来看待,我们相信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
记者:我们说文化附加是产品的生命力,而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你怎么看待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影响?金龙的人才观是怎么样?
戴总:在黄金这个传统行业里,相对其他行业来说,企业文化的确相对滞后。但仍然能够看到有些企业有长足发展,我们金龙自己本身也在讨论我们的企业文化到底怎么定位?我们刘总就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人才的有效使用和正确对待。一个人到一个企业,要从经济财富、知识财富、人脉财富、价值认同等方面得到满足,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的价值认同尤为重要。虽然金龙也是家族企业,但是金龙在人才使用时,观念并不陈旧。只要是人才,无论是家族内部人员还是外聘人员,在进入这一块干涉并不是很多,在进入之后也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并不会因为你是外聘人员去制约你。在高端人才这方面,金龙未来可能会朝职业经理人去发展,高层人才将会和企业的利益挂钩捆绑。金龙并不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它会考虑你的未来甚至在你离开这个企业,你依旧可以感受得到这个企业给你的持续的职业生命力。当然,仅仅是物质财富刺激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要是人才,在物质财富方面,不管在哪迟早都会得到回报。但是,阅人无数,不如跟对一个成功人士。在当今这个社会,企业对你的价值肯定、价值认同和给你机会得到价值体现会更重要。
记者:我们都看到,国外顶尖珠宝*在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与卡地亚、蒂芙尼这些*相比,金龙具有什么优势?
戴总:国外*纷纷进驻内地市场是很正常的,中国这块一个大蛋糕,谁不垂涎?他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中国。很明显,他们的优势无非就是资金、*、管理模式,而我们的优势呢,一个是渠道,另一个是对本土的适应性。关于怎么去应对这些*的挑战,我们当然不能轻视他们,但也不能过度地抬高对方的威胁。因为我们有自信,我们有实力,也不缺乏资金。虽然消费者对国外*的信用度高,但他们属于高端商业*,金龙则是生产*,我们的目标是做好*商的优质供应商,我们的工厂不是商业终端*,与这些*并不会有太大的冲突,相反可能还是机遇,也不排除和他们合作的可能性。当然,未来终端业务我们究竟做不做还需思考。
金龙未来的战略是同心多元化
记者:金龙未来几年的在市场运营的发展管理战略上有什么调整和变化吗?方便透露一下吗?
戴总:我们金龙未来的商业模式是B2B或者B2C,但现阶段不会直接面对消费者,因为金龙现在的主要客户是终端零售店、*公司和批发商。金龙未来的战略是同心多元化,就是?生产供应为主体,背后由强大的生产性企业作为支撑,但是业务版块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衍生出相关的项目,比如说和银行投资的合作,和外资*企业的合作。而在电子商务运营这块,我们正认识到它的产出性和重要性,所以也正在筹备,尝试做电子商务。当然,还有*的开发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同心多元化这个战略,因为生产批发是金龙的根。金龙将会在稳健经营中尝试创新。
记者:听说,现在金龙改叫金龙黄金而不叫金龙珠宝了?
戴总:珠宝包括钻石啊翡翠啊,而我们更专注黄金,因此叫金龙黄金可能会更**。因为当你什么都想做的时候,反而什么都做不好了。我们只想做一个黄金专家。
记者:好,祝金龙黄金早日实现夙愿。谢谢戴总接受我们的专访。
戴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