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养殖业其实是一种符合生态保育环境的活动,因为珠场就如一个生态平衡系统,能够维持海洋生态的多元化,有助整个海境的保育工作。

Jewelmer 董事总经理 Jacques Branellec
碳耗用量成为近年关注绿色生活及能源问题的重要课题。这股力量亦驱使具社会责任的企业正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减碳、节约能源,以减低对大自然造成的影响。
南洋珍珠养殖业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珍珠养殖场往往远离人烟稠密的地方,需要清晰的水质及合适的水温,更重要的是水质并未受到污染。「要令孕育出南洋珍珠的珍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在充足养份下成长,对珠农的挑战在於如何去保持整个养殖环境维持在*原始的天然状况,甚至更理想的能够提升整体环境的质素。」
着名菲律宾南洋珍珠生产商Jewelmer,在菲律宾南部找到一处理想的养殖地点,该群岛位於逾一千多个岛屿组成的巴拉望(Palawan)。过去逾30年,该公司排除种种困难,透过非提出式的过程(non-extractive process),成功养殖出南洋金珠。
再生能源
经历四至五年的时间、包括323个工序,才能收成到一颗珍珠。Jewelmer辖下的珠农都严守所有绿色生态守则,去进一步减低个人的碳排放量,持续执行绿色低碳目标。「此外,例如珠场使用後的废水,会经过沙漏装置的净水系统处理,再循环使用於不同地方,例如珠场内的实验室会使用这些经净化的水来清洗贝壳。」
再者,在Jewelmer的珍珠养殖场里,装置有大型的太阳能板,珠场内的照明系统、水泵及冰柜等均利用太阳能发电。近年,亦尝试开发利用椰油发电,采用椰油作为能源的好处是可再生及被生物分解,并可直接应用到柴油机器上。
平衡生态环境
「珍珠养殖业其实是一种符合生态保育环境的活动,因为珠场就如一个生态平衡系统,能够维持海洋生态的多元化,有助整个海境的保育工作。」Jewelmer董事总经理Jacques Branellec指,由於珍珠养殖区域受到严格的监控及保护,故此当地政府已有相当法例去禁止渔民於特定范围进行捕鱼作业。这些措施为该处水域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庇护,水质、环境及海洋生物等均有显着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