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耳挖簪 你还没古人活得讲究(2)

2016-08-23 15:08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微信 点击:
 
  《金瓶梅》里又将其称为耳翰儿。应伯爵和一伙人作东,请西门庆吃饭,临时从头上拔了根银耳挖簪子算酒钱。《儒林外史》里,三公子要买鸭子,担心鸭子肉不肥,就拔了耳挖下来戳肉。可见,虽然耳挖簪谈不上风雅,倒是个很实在的生活工具,又能束发,又能掏耳朵,还有各种实际用途。
 
活得真讲究,连耳挖簪都得够漂亮
 
   不过,女子的耳挖簪在元代就已经开始流行,而且已经明显摆脱了耳挖的本意成为一种装饰性的簪子了。元代的耳挖簪子款式有单头的,也有双头的。耳挖头的部分有些很细小,在中间部分会錾刻大量精致的花果图案;但另一类的耳挖部分则很粗大,看上去像个小勺子,整个耳挖的部分被设计成瓜头的形状。奇怪的是,明代虽然出现了各种款式的发簪,耳挖簪却不再受到女士们的青睐了,因此被冷落了很长时间,直到清代全面爆发,成了耳挖簪的全盛时代。
 
活得真讲究,连耳挖簪都得够漂亮
 
  清代是耳挖簪款式**样化的时代,而且几乎成了女性人手一只、居家必备的款式之一。比如在耳挖上装饰流苏,又比如接上弹簧细丝,走路时营造出某种颤危抖动的效果。耳勺的形状也是可大可小,千变万化,尺寸长短粗细不一。《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丈青,就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款式。耳挖簪可以点缀花朵蝴蝶等饰物,事实上成了一种簪花的工具,于是后来又产生一种带耳挖头的花簪。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